基于橡胶沥青的桥面铺装材料和结构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托江阴长江大桥养护工程,针对铺装结构易产生裂缝类和车辙病害的问题,提出橡胶沥青SMA-13铺装上层+橡胶环氧沥青AC-10铺装下层的结构方式,为国内同类型特大跨径公路钢桥的铺装工程养护提供技术支持。首先,调研分析铺装上层SMA-13与铺装下层AC-10的级配范围,通过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确定SMA-13与AC-10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6.17%和6.54%。接着研究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掺量对AC-10铺装混合料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掺量为30%。然后通过室内试验分别评价和研究铺装上下层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渗水性能、水稳定性能、疲劳性能和单轴压缩性能。其次,为研究所设计铺装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变化规律,提出铺装上下层的最佳厚度组合,同时考虑到江阴长江大桥本身服役时长和结构柔度较大的特点,本文需克服传统局部简化模型的局限性,基于室内实测材料参数进行橡胶沥青铺装结构的整桥—局部建模有限元分析。以整桥模型在恒载和车道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弯矩为控制指标,判断最不利梁段位置,根据圣维南原理建立沿纵桥向长约80 m的局部梁段模型。接着在局部梁段模型内分析车辆荷载的最不利工况,在最不利工况下确定适合江阴长江大桥的最佳厚度组合为3.0 cm铺装上层+3.0 cm铺装下层,并基于有限元模型说明防水粘结层抗剪能力对于铺装结构整体力学响应的影响。最后,为分析所设计铺装结构的层间粘结性能,判断结构整体粘结薄弱的位置和破坏形式,选择环氧树脂热固性防水粘结层材料,铺装上下层间选择橡胶沥青粘结材料,成型底部带有钢板的铺装复合结构试件。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定量研究不同防水粘结层用量的层间粘结性能变化,根据破坏试件得出拉拔强度薄弱位置均位于粘结层附近,说明本文所采用的防水粘结层用量的粘接强度均大于试验测量值,且所测的拉拔强度随防水粘结层用量的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当环氧树脂防水粘结层用量为0.2~1.1 kg/m2、橡胶沥青粘层用量为0.8 kg/m2时,本文所设计的铺装结构整体在常温条件下的拉拔强度可满足大于等于1.80 MPa的使用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橡胶沥青钢桥面铺装结构的设计和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有机化学的不断发展,有机氯化物作为清洗剂和溶剂在当前的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有机氯化物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因此降解有机氯化物的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在当今研究最多的脱氯反应催化剂中,过渡金属磷化物因为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而受到重视,磷化钼作为其中之一同样也得到了关注。磷化钼(Mo P)属于单晶结构,且晶格结构不稳定,这使其表面具有潜在的配位不饱和位点,但是目前Mo P作
学位
本报告为《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考述》中译英翻译报告。该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神话的学术专著,并于2019由国家社科基金批准为中华学术外译项目。2020年8月,在高圣兵教授的委托下,作者负责将本书第八篇《鲧禹治水》译为英文,翻译时间为六个月。委托方要求译文应尽量保留原文的学术性质,并保证其可读性。本报告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翻译任务的基本情况以及背景和意义;第二章为译前准备,包括理论研究、平行文本与
企业年度报告是对公司上一年度各项活动的综合报告,旨在公开披露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和财务活动,以便于股东、消费者和潜在投资者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作出投资决定。财务报表作为年度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揭示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的会计报表,而财务报表附注则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本翻译报告材料节选自《诺德斯特龙百货2018年度报告
地铁凭借其便捷性、经济性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铁车站存在空间相对封闭、高峰人群密集等典型特点,在面对恐怖袭击等突发公共事件时,站内人员疏散相对困难,外部救援比较有限。人群在应急情况下可能出现紧张、茫然、恐慌等应激行为,容易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地铁车站内的行人行为特征及人群疏散策略对减轻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社会影响,提高地铁交通系统应急处置能力
学位
硅水凝胶是一种将有机硅链段引入到水凝胶基质中形成的聚合物网络,一般由有机硅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共聚而成。硅水凝胶材料结合了有机硅材料高透氧性和水凝胶材料高亲水性等优点,具有良好的透氧性、亲水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具有高达600 Barrer的透氧值、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良好的性机械性能。将含有PDMS链段的有机硅大单体与亲水性单体共聚,是制备高透氧硅水凝胶材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性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全球大气环境整体变暖、能源损耗严重、绿色自然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区域出现热岛效应等。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石油危机、计算机数据模拟技术的日趋完善,参数化设计应运而生,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绿色城市设计,以期营造舒适的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