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及临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与尿路结石的发生、发展和防治有一定的关系。微量元素在结石的基础研究、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中的重要性及其所取得的科研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确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e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etrometry, ICP-MS)测定血清及尿液微量元素水平的方法,探讨血清及尿液中微量元素水平与不同地区肾结石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ICP-MS技术测定20例健康对照者、21例福建龙岩地区、23例福建厦门地区草酸钙(Calcium oxalate, CaOxa)肾结石患者血清和尿液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对结石患者及正常人血清及尿液微量元素进行分析显示:正常人样本较为分散,厦门地区和龙岩地区聚类好的,说明三者之间差异性大,厦门地区、龙岩地区肾结石和正常人样本被分别聚为三类,2组肾结石组明显偏离正常对照组,而且厦门地区肾结石患者明显偏离龙岩地区肾结石组,厦门地区和龙岩地区肾结石组和正常对照组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模式存在显著差异。t检验显示2组地区肾结石患者尿液中镁、铁、铊、锌、锰、铬、硒的含量均比正常人低(P<0.05),但钙、铝、铜比正常人高(P<0.05);血清中钙、铝、铜、氟、镉的含量均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 <0.05),镁、锌的含量均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2组地区患者尿液中龙岩地区镁、锂、硒的含量显著高于厦门地区患者(P <0.05),龙岩地区肾结石患者血清中钙、铁的含量显著高于厦门地区肾结石患者(P <0.05)。结论厦门地区组、龙岩地区组肾结石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应用ICP-MS测定体内微量元素水平对正常人与肾结石患者进行判别分析。龙岩地区和厦门地区肾结石患者体内微量元素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为不同地区的肾结石患者提供预防和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