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CPU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多CPU系统的不断涌现以及单片微处理器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完善,而价格却不断降低,这些都使得采用多片微处理器组成传感器的智能检测系统成为可能。但是检测系统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检测系统的关键部件就是“模数转换装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具有极高性能价格比的AT89C2051单片机本身带有的内置比较器,通过外接少量元件,设计出了具有微处理器功能的A/D模块。从而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使得由于数据采集装置的价格昂贵而使人望而却步的局面不复存在。这种模块在充分发挥2051的硬件潜能下,又利用2051的软件优势通过软件滤波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广大设计者的斜波比较式A/D对串模干扰抑制难的问题。文中以这种A/D固件在温度传感器AD590的远程温度测量为例详细进行了说明。 在对2051特性分析和实验中,借助多CPU系统中的主从式多机通信技术解决了2051内存容量不足的问题,设计出了一种以扩展通信从机数量来实现扩展2051ROM和RAM的方法。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压力传感器WPS-1的大型标定表格的查取中形成了一种表格“分片查找”的方法,同时这种方法也为大型程序在单片机中存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本研究课题顺应传感器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借鉴I~2C总线的思想,利用串行通信的办法将多个由2051制成的功能模块组合构成一多CPU智能检测系统,并且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均具有微处理器的功能,以通信方式建立联系。通过利用VC++6.0编制PC机与单片机通信的友好人机交互窗口,实现了对此多CPU智能检测系统的可视化控制。另外借助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利用FrontPage 2000制作了网页并上传,实现了传感器处理后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共享。 本研究课题是集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Internet技术、通信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于一体的一次综合性尝试,有着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对植物具有广泛的侵染性,世界上大约80%以上的有花植物以及蕨类和苔藓植物都具有丛枝菌根。在大部分植物中丛枝菌根都被证明能够促进植物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改善植物营养状况,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加快移栽苗成活速度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关于共生体识别信号研究是国际上研究植物-微生物共生现象的热点关于共生体初始
碱锰电池是当代新型的高能电池,它具有容量大、放电时间长、放电电压平稳等特点,故而是较高档次又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学电源。 碱锰电池在出厂前要进行各个参数的检验,以控制其质量。通过对美国工程索引EI的检索,没有发现关于对一次电池尤其是碱锰电池四参数的在线检测。本论文提出对碱锰电池的四参数(开路电压、负载电压、短路电流、电池重量)进行检测,并对电池参数的检测技术做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重点提出了一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