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摆平与抗争—湖北省陈村水事官司的故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an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以湖北省陈村水事官司为个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以"事件——过程分析"的研究策略,以20世纪后三十年代的社会转型和变迁为大背景,以变革中的陈村村落为小场景,以影响陈村村政近十年的焦点性事件——陈家畈水事官司为主线,动态地展现了一场本不起眼的水事纠纷如何演变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水事官司,如何引起宗族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又如何进一步地演变成一场农民集体有组织地抗缴税费和国家强行征收税费的拉锯战.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分析,该文认为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加速了整个社会的全面转型.当代中国社会已步入了由政治主导型向政治——社会主导型转变的时期.社会获得某种程度的自主权,社会自决的力量在增强,但政治体系仍然是影响社会变迁的关键力量.随着村民自治实践的不断深入,"乡政村治"的格局逐渐被纳入法制的框架中,乡村社会的民主自治力量在不断生长,而原来延伸和渗透基层社会的国家力量在不断收缩.这样,在总体性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治理格局继续笼罩着乡村社会的同时,在具体情景之中的"弱国家,弱社会"的村治现实又普遍存在.在面临治理危机的中国乡村,实施总体性的社会治理以维护社会稳定则倍受高层重视,然而面临广大的基层政府和原子化分散的小农,高层又鞭长莫及,不得不以委托代理的方式实现基层治理;而一旦冲突渐起的时候,它又不得不对基层政府频频发号施令而渐渐发展出一种总体性的"治理术".而在乡村社会的官民对抗和冲突之中,围绕利益和生存权的争斗,基层政府倾向于发展出一种"摆平术",而农民则倾向于发展出一种"抗争术".文章最后透过这起水事官司,对转型期乡村社会的权力关系中的一些既具独特性又具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官民纠纷的运行逻辑诸如官对民的治理术——"摆平术"、"不讲理就是讲理"的行为逻辑、官民冲突中的"理"与"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其他文献
为适应严格管理枪支,严惩涉枪违法犯罪的需要,修订后的刑法典新增加了一些涉枪犯罪的规定罪的,丢失枪支不报罪就是其中的一个。目前,对本罪的研究还不是十分深入,无论在刑法理论界
本文将研究的视点放在侦查价值和侦查构造上,试图以整合后“异质文明”的系统化价值理论为基础,以整体性的制度设计为骨架,对现行侦查程序进行整体上的变革,以避免具体法律制度之
自由主义是对西方乃至世界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之一,它源起于近代的英国。在自由主义形成初期即古典自由主义时期,自由主义思想属于政治自由主义范畴。在13-17世纪的英国有着深
法官的释明制度作为公权与私权交融,审判权与诉权结合的产物,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的意义,对民事诉讼的改革以及两大法系的交流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尤其是在诉讼现代化不断
2011年,发生了一起著名的商标案件——“王老吉”商标纠纷案。该案引发诸多争论,其中之一是商标许可期间增加的价值该如何分配的问题。本文分三大部分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