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结构总体上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蛋糕得以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这不仅体现了个体生存、尊重、自由的发展价值取向的确立,明确了发展的主体,同时也以实践探出了发展的目标——追求终极的“善”,并注重解决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关注全体“民生”,追求人格的提升和自我实现。本文即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出发,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为背景,从伦理视角分阶段探寻经济结构调整的伦理意义,进而提出更加符合发展伦理理论与原则的构想,以促进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展伦理是构建和谐的理论来源,而构建和谐是发展伦理的核心价值取向,这就从方向上指出了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与特征以及调整的目标和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是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最基本的特征,而公平、正义则是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和谐社会必然以平等与公平为基本准则”,“公平与效率统一”是大势所趋。同样,生存、尊重、自由也是构建和谐的普遍因素,没有生存也就无所谓发展;没有尊重,也就无所谓和谐;没有自由,也就无所谓追求到了美好生活,达到了终极的“善”。因此,从公平、公正、生存、尊重和自由等伦理价值看待和谐社会的构建及解读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普遍而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