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融资难以及销货难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尽管随着农业相关税种的取消、种粮补贴政策的实行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不断创新,“农户两难”问题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目前,我国普遍还存在着农业专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低、大量农产品滞销的困境,而日益发展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主要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并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户两难”问题以及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研究动态,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新观点。进而基于我国“农户两难”问题的现状,从我国农户参与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需求可行性以及供给可行性两方面进行详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最终得出我国农户参与物流金融是切实可行的。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设计与分析是本文的重点。该部分主要依据参与主体,参与方式以及运作目的构建三种不同的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进而对每种运作模式的运作流程进行详细的解析,并从模式理念、运作风险以及实施条件三个方面对每种运作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协同学的理论,从农户参与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各个参与主体以及参与方式出发,探讨农户参与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的协同要求,明确如何协调各个参与方的利益,使得整个物流金融运作模式得以有效持久地发展。此外,通过针对三种不同的运作模式进行相应的模型假设,并进而进行相应的模型构建,最后针对每种模型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各个参与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参与方式。最后基于我国整体农户独有的特点,从农户信用评价体系、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以及科学的培训体系三个方面出发,分析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而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最终不断提高农户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论文通过一系列研究,得出农户参与物流金融是可行和必要的。将单个农户纳入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农户融资的局限,而且将物流金融的参与方由传统的三方拓展为四方。与此同时,转变政府职能,从以往政府主要以补贴形式参与农村经济,转变为按需补给有需要的农户,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