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光栅复合结构的光学吸收特性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cu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一种由六角蜂窝状二维的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与传统的光学材料相比,石墨烯的载流子浓度可以通过化学参杂、门电压、电场和磁场等方式来控制,因此石墨烯的电学与光学性质具备可调节性。此外,石墨烯独特的电子构造使其具备许多优异的特性,如高费米速率、高载流子迁移率、高透光性、高导热系数和低电阻率等,使之在能源、信息、生物医学等领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本文基于石墨烯材料设计了三种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光吸收器件,利用全矢量时域有限差分和严格耦合波方法,系统研究了三种结构的光吸收特性。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石墨烯材料的光学特性,定量研究了石墨烯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波长的依赖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石墨烯在不同波长下的色散特性。  (2)设计了基于石墨烯-多层亚波长光栅结构的光吸收器件。在石墨烯无表面等离激元响应的条件下,利用导模共振和光子带隙协同作用下的临界耦合机制,实现了近红外波段的完美光吸收。对于该结构,可以通过调节结构参数和入射角的方式调节吸收谱,还可以通过改变石墨烯化学势对其吸收特性进行动态调节。此外,共振模式的光场可以渗透到器件内部极大增强了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上述器件设计在包括光探测、调制器件上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3)设计了一种基于石墨烯/介质光栅/金属薄膜/介质多层结构的完美吸收器件。在前一工作的基础上,利用Tamm等离激元和导模共振的临界耦合,实现了近红外波段多通道的全吸收。系统研究了器件的吸收响应对结构参数和石墨烯化学势的依赖。由于不同共振波长下的共振增强的局域光场位于结构的不同位置,进而可以实现选择性的光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该工作通过多个独立的共振模式,为选择性地增强光物质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并将在多通道光子探测、传感、通信和非线性纳米光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4)设计了基于深金属光栅/介质/石墨烯多层结构的吸收器件。系统研究了金属狭缝的腔模式和石墨烯的表面等离激元的强耦合效应与吸收特性。研究发现,模式耦合与吸收响应与器件结构参数和石墨烯光学性质密切相关。通过动态调整石墨烯层的化学势,可以对模式耦合强度、吸收响应进行动态调节,并实现了平顶完美吸收光谱及选择性的场增强。该结构设计与相关机理将在光探测、传感和非线性纳米光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传统的流场流速测量方法需要接触流场,且只能进行单点测量,随着图像分析算法的快速发展和激光技术以及CCD的出现,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得以迅速
随着无线通信用户对信息传输速率要求的提高,现有频段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传输数据的要求,高达数十GHz传输频段(毫米波频段)的利用成为新要求。但是,由于毫米波信号无法实现长距
有关乡村的问题一直都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更是具体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促进乡村振兴的方法与途径很多,近些年来,不少公益组织参与到乡村振兴中,这些公益组织
期刊
当前,我国“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群众对政务服务改革的期盼日益强烈,“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成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改革目标,“一网通办”是满足群众改革需求的
布鲁菌病又叫波状热,俗称懒汉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其为乙类传染病.rn人主要是由于接触患病的牲畜及其制晶感染发病,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