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储能关键技术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能源枯竭及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是目前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和探究可再生新型能源成为世界范围的趋势。综合多方面考虑,太阳能的应用前景最为广阔,因此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在光伏发电应用发展的同时,储能系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能量储存、释放与转换的控制,可以实现能源利用的高可靠性、高效率、高利用率,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目的。因此,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针对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现实要求,本文提出了一个包括:光伏组件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控制器、储能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并网逆变器、双向DC/DC电路以及相应的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系统等在内的发电系统,并重点设计和研究了其中的储能子系统和光伏发电子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储能子系统中的双向DC/DC变换器,为提高其效率,采用软开关技术以及三相交错并联的电路结构,一方面有助于减小电感电流纹波,从而提高功率密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开关器件的选取,从而提高变换器效率;研究了常见的几种储能电池,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给出了储能电池的选型;研究了BMS的主要功能,不仅可以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利用率,而且整个系统功率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研究光伏发电子系统中的双向AC/DC变换器,给出了调制方法与具体的工作原理及模态分析。针对功率变换系统(Power Convert System, PCS)能量双向流动的应用,分别对双向A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以及储能电池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从而设计出PCS能量双向流动控制器。针对储能系统在新形势下并网/离网功能,给出了PCS并网/离网运行控制原理和具体的模式切换过程,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并网/离网运行平滑切换时电压型控制与电流型控制的前馈控制方法。该方法无需等到电网电压过零时再切换,可以减轻调节器的负担,加快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从而可实现并网和离网运行的平滑切换。论文为所研究的PCS设计了主电路参数,给出了电感、电容详细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并选择了开关器件。详细分析了PCS的损耗,给出了理论分析后的结果,验证了参数设计的正确性。对BMS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给出了硬件电路框图;在对软件进行设计时,介绍了主要参数采集的软件流程。采用TI公司的数字芯片TMS320F28035作为控制核心,美信专用芯片MAX 14921构建电池测量电路,从而实现了储能系统的全数字控制。本文采用PSIM软件对PCS及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设计了储能系统的实验样机。通过仿真及实验测试验证了参数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正>随着血、尿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敏感性的提高和高分辨率阴道超声、腹腔镜等诊断技术的普遍应用,未破裂型输卵管型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治疗方法由传
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要加大大学生创业宣传力度,弱化传统"铁饭碗"观念;加强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构
随着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并网技术的逐步成熟,并网型光电装机容量也日渐规模化。光资源本身具有间歇性、随机性、不可控和波动性的特点,光电出力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目的: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肠道气滞型)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并探讨其机理。资料与方法:研究资料均选自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
<正>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建设加快,使得城市不透水地面面积快速增长,如目前西安建城区215平方公里,到2020年建城区将会达到600平方公里。在城市中
<正>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在目前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趋严重的条件下,节约用水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本文简要介绍台州市城市节水规划编制的背景以及其主要内容,
本文运用eQUEST软件对广州地区某建筑群内典型建筑进行能耗模拟计算,计算两栋典型建筑的节能率。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强化建筑自然通风降温功能,提高围护结构隔热性能和提高空
本报讯 (记者李扬)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昨天上午,国家级高新区(金平区)科创中心在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式启动运行。中心将依托汕头大学和广东
报纸
经过一系列的选矿工艺处理后形成的氰化尾矿粒度较细,难以沉降,导致回水中固含量较高,直接回用会影响浮选指标,从而限制了回水利用率的提高。针对如何加速氰化尾矿沉降的问题
基于当前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科创中心的案例、研究开发过程、管理经验和发展得失,得出建立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突破区域地理界限,通过多方协同促进的创新生态系统来集聚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