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开始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所引发的生态问题日益加剧。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活动频繁、剧烈,加之自身生态环境比较敏感,因此生态问题突出,对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如何将有限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分配,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人类与生态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几年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生态保护管理手段,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合理协调分配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从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红线的划定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状况等诸多因素。本研究以生态红线的提出为出发点,并结合国内外关于生态红线的研究进展,研究分析生态红线的内涵和理论基础,确定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选取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为研究区,在分析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红线划定。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生态价值重要性评价结果,并综合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和土地规划功能分区的生态功能分值,通过空间叠加分析,将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初步确定各分区的面积范围和空间分布,并根据区域分区的不同特点,分别提出各分区的不同管理保护措施。生态红线划定结果基本符合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的实际情况,说明该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科学合理可行。鄂尔多斯能源开发区的生态红线区面积为784361.6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9.03%,黄线区面积为3653036.4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2.03%,绿线区面积为4253404.61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94%。红线区应该以生态保护为主,严格禁止一切有损于生态系统的开发活动;黄线区必须严格控制该区域的开发强度,在不削弱区域生态功能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要注意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绿线区可以引导性开发,适宜进行适度规模的开发建设活动,但仍需要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和管制规则,对开发、建设等利用方向要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否则有可能也会出现相应的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