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会计欺诈(或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治理机制的研究广泛牵涉到会计标准建设、信息披露技术、道德伦理、会计监管等诸多层面,这已然构成了我们当前会计学术研究极其重要的主题之一。本文意在,把我对纷纭复杂的会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观察和思考,做一个阶段性的清算和总结。 写作就是对写作重新选择一次,和克劳斯的“等待写作(上一次写作)过时为止”是一个意思。正因为如此,我才考虑和熟视无睹的东西保持距离,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狭小圈子,与会计信息披露技术、会计标准完善等研究划清边界,克制和收敛于制度分析,以期高屋建瓴地从本质上把握和理解会计标准的实施。 本文以会计标准的实施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制度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社会资本理论、机制(激励)设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等为分析依据贯穿全文,参照欧盟及英国会计标准实施机制设计,结合中国会计标准实施现状和制度环境,深入剖析会计标准实施系统中的关键制度和主要环节,在此基础上,系统构建了会计标准实施的总体制度框架。全文共9章,各章要点如下。 第1章:以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这一当前热点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出协调的会计标准并不一定能带来协调的会计实践这一初步论断。接着在分析中国的会计标准实施现状基础上,归纳了支持与强化会计标准实施的相关经验证据和规范分析结论,并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进一步论证了将研究重心由会计标准转向会计标准实施的必要性。 第2章:借鉴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会计标准实施的制度涵义,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 第3章:介绍和评价欧盟就统一会计标准实施的经验和做法,特别提到英国的会计标准实施机制。提炼欧盟和英国经验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构建我国的会计标准实施环节提供参考。 第4章: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信任、财务报告网络、资产专用性等社会内容提要资本核心要素之于会计标准实施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 第5章:在分别讨论了会计标准实施过程中的管制和激励问题以后,创造性地提出“激励性管制”这一新思路。 第6章:详尽分析会计标准实施中的法律与信誉这两种机制,尤其对这二者的替代性与互补性予以关注。 第7章:从会计标准实施的主要环节人手,研究会计标准的自我实施,其中具体分析了会计标准自我实施中的关键环节:信誉机制、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和媒体监督机制的作用机理。 第8章:研究会计标准实施中的强制实施,主要包括制度化的监督体系和司法诉讼。 第9章:在第7、8两章论证的基础上,探讨会计标准自我实施与强制实施的互补;以及会计标准实施与会计域秩序;从博弈论的观点和秩序建构的观点出发构建会计标准实施的制度框架;最后对全文进行简要的总结。 在此还想就全文的结构安排做一说明。文章的结构安排,与最终形成会计标准实施制度框架的逻辑层次与顺序是一致的。第1章“话语与视角的转换:由会计标准到会计标准的实施”,是作为引论,文章选题的背景、动机和意义等包含于其中。第2章“会计标准实施的制度分析基础”,为全文的分析论证定下基调和理论基础,始终结合制度分析的意图有迹可寻地贯穿全文。第3章“会计标准的实施:欧盟的经验”,帮助笔者大致澄清了会计标准实施的主要环节。第4章“会计标准实施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尝试着应用社会资本理论思想,对会计标准实施的信誉与财务报告网络关系进行别样的解读,以区别于会计道德和伦理学分析的传统思路。第5、6章则集中分析了会计标准实施体系中的两对关键范畴:激励与管制、法律与信誉,它们对立而统一,互补又替代。第4、5、6三章充分体现了会计标准实施制度中的精髓—支撑性的、统率性的制度安排—以深化对会计标准实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第7、8两章,会计标准的自我实施与强制实施,梳理与廓清会计标准的实施环节和具体实施机制。最后,第9章则是在前夕J寸理论基础、实施环节和制度支撑进行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会计标准实施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