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计量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组成方面。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但是主要集中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条件、会计人员的素质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单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计量方法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决策有用观取代受托责任观成为会计的目标使得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全面。目前,针对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大多是针对某一会计要素或者针对某一会计计量属性。欠缺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全面、综合的研究。而对于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计量属性的研究很少人涉及。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出发,剖析各项会计计量属性的特征,例如会计计量属性的可靠性程度、相关性程度、可操作性、信息的取得成本和加工成本高低、对于市场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并在此基础上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相互关系展开分析,了解相互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以区分和认识,使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更加的全面和系统。其次,在对各项会计要素特征的归纳和研究中,笔者从是否存在活跃市场、是否存在风险、是否需要主观的判断和估计、是否能够及时的反映波动和变化、是否可以获得历史信息等角度展开分析,以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对于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具体要求。之后,笔者对于影响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内外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发现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是资本保全的需要、如实披露的需要、会计目标的定位、会计计量对象的特点、信息成本和效益的制约。而外部因素主要是会计计量的外部经济环境、会计计量技术手段的发展水平和会计人员的整体职业素质。最后,笔者将篇幅主要集中在会计计量属性在各项会计要素计量的具体应用上,将研究对象分为资产类会计要素、负债类会计要素、利润表要素类会计要素,对准则中已经规定了的各种要素会计计量属性选择进行了评价,对符合现实的选择方案进行了论证和肯定,而对于一些与现实相脱节、可操作性差的会计计量属性选择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改进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