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亚地区无论是从人口还是经济力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备受世人关注,东亚各国也意识到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性,紧跟世界发展趋势,推进实质性研究,跨国交流日益活跃。但近几年来,由于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触动各国敏感的神经,区域内的矛盾与冲突无法消停,相互合作也处于停滞状态,区域一体化的构想更是失去了弹性。过去的合作关系瞬间转变为竞争与对峙的关系,东北亚各国又重新回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框架内,形成了新的冷战气流。狭隘的民族主义成为了阻碍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西欧地区曾因民族主义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因此探讨西欧地区的经验与教训,对东北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一味地批判民族主义并不是两全之策,只有有效管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具现实意义的。以客观的眼光看待东北亚问题,为东北亚各国的民族主义注入理性的血液,提高区域认同意识,维护世界和平,这才是东北亚各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将分五个章进行叙述: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东北亚(中国、韩国、日本)及欧美学界的有关学术动态及现状、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并说明研究地域范围、区域主义相关用语。本文将东北亚局限于中国、韩国、日本三国,将使用中间概念-“区域合作”。第二章主要分析区域主义理论、东北亚三国民族主义演变、冲突类型、东亚区域合作停滞与东北亚冲突。过去民族主义凝聚国民向心力,团结人民群众共同抵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但在全球化背景下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却成为阻碍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第三章阐述东北亚三国民族主义冲突类型。当前的东北亚三国民族主义冲突可归纳为“存在论”、“历史认识”、“经济层面”、“政治方面”,将提出缓和冲突的方案。欧洲通过民族主义迎来了现代化,又因民族主义冲突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当今的欧洲克服了民族主义,通过分析欧洲克服民族主义的过程及经验为东北亚三国提出和解、共荣的建议。第四章阐述东北亚三国克服民族主义冲突的方法论与区域合作前景。过去以功能主义观点思考东北亚问题,但目前该地区冲突不断,功能主义理论已经不能正确解答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从后现代主义观点出发,以结构主义理论论证当前的民族主义冲突,并提出有效地对策。在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应坚持理性的爱国主义,排除域外势力的介入,由本区域内三国共同协商处理内部事务,通过对话解决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强文化交流,巩固合作基础,积极培育区域认同观,构建新的地区秩序。第五章为结论,因东北亚各国长期处于民族国家的束缚中,应向市民社会及周边国家开放公共领域,能够使东北亚各国居民畅所欲言,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有必要改变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史观,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更广泛的区域内形成相互联合,多民族、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叉与交流,从而形成区域认同,超越区域联合的开放性合作为目的,对社会的通俗文化与现状进行深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区域内的文化共识,加强相互交往、学习,共同探求东北亚认知,并付诸实践,构建和平繁荣、稳定的新东北亚,加快东北亚一体化进程,为本地区及世界和平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