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结构中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也日渐显现,国民经济面临结构性调整。政策当局2015年明确提出将去产能列为经济发展的五大任务之首。将落后的产能予以摒弃,加快对整体的结构进行改善是目前的重点工作,货币政策将在这一过程中施展紧要功能。如果实行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会进一步加剧行业失衡,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行业发展局面。不利于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不利于去产能的任务。因此,现阶段政府要关注货币政策具有的行业效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在完善有关结构方面的作用,深入推进当前的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制定差异化的政策,促进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本文分五个章节来探讨。首先就是导论,对这篇论文的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进行的阐明。将国内外学者们的有关理论予以归纳和整理。简单的描述了本文的主要思路及框架,最后对本文的主题内容、论证方法及创新亮点作出了初步的说明。第二章是理论分析。首先,通过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论证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然后通过探究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性效应的形成机理,在理论上说明了货币政策产业非对称效应的形成原因。第三章是现实分析。回望了我国往年实施的货币政策和产业发展局势,阐明了不同的政策对产业的非对称发展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将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和产业发展局势开展整理归纳。第四章为实证分析及结果说明。首先基于第二章的理论,利用2007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利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货币政策对各个具体行业的影响情况;之后通过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第五章为结论。根据文章的论证结果,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现状进行解析和针对32个行业的特点提出对应的改善意见,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局限和后续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由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行业非对称效应,并将研究同当前的结构性调整联系起来,将货币政策的行业非对称性同存在过剩产能的有关行业的情况相结合,基于货币政策的视角阐述了解决产能过剩的一个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