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的工业机器人关键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由早期的物料搬运、点焊、弧焊、涂胶密封、冲压压铸等简单操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加工领域,如:制孔、铣削、磨削以及搅拌摩擦焊等高精度金属切削加工,从而替代人工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相比于传统数控机床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好等优势,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高铁等需要在装配现场开展大量钻孔、镗孔、磨削和铣削等切削加工的场合,由于需要装配的零部件尺寸往往较大,现场工装设备复杂,而传统的多轴数控加工中心占地面积较大,灵活性不高,通常无法适应此类大型复杂结构件的现场加工需求。然而,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加工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传统工业机器人的驱动部件由回转关节处的伺服电机和减速器构成,减速器的内部柔性使开链式机械臂的整体刚性变差,导致机器人在大负载切削加工时的末端刀具严重偏离期望的运动轨迹,直接影响机器人的加工精度;(2)减速器的内部齿隙不仅影响机器人的加工精度,也会因为外部载荷方向的快速改变而引发机器人振动,消除齿隙的影响是提高机器人精度的重要途径;(3)传统工业机器人为大臂和小臂串联式结构,机械臂末端载荷相对于回转关节形成的等效弯矩负载完全由关节处的伺服电机承担,因此,对关节伺服电机的驱动功率要求较高。为了解决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加工领域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本文从机器人结构入手,结合机器人机械加工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的五自由度无间隙传动工业机器人。文中对机器人机械臂的驱动能耗特性、全域静刚度性能、机械臂的刚度质量比及双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的消隙性能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的刚度解析/半解析建模方法,基于变偏置力矩的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控制方法等,并基于刚度质量比最优对机械臂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仿真、实验和综合分析等结果对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成果为构建新型机器人加工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可有效扩展机器人机械加工的手段和途径。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概括性总结了在工业领域中机器人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发展现状,对提高机器人加工精度方法、机器人刚度建模方法、降低机器人能耗方法、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以及传动系统间隙消除方法等的研究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归纳。(2)针对传统工业机器人刚性差,关节传动间隙影响机器人精度的问题,面向机器人加工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的五自由度无间隙传动工业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开链式机械臂不同,本文机器人的大臂和小臂分别采用平行四边形框架及电动缸对角驱动的结构形式,即在开链机械臂的局部引入闭链结构以增加系统的结构刚性。机器人大臂和小臂电动缸的滚珠丝杠副采用双丝母预紧消除了反向传动间隙,此外,机器人腰关节和腕关节的每个自由度均采用双电机驱动结构使其具备消隙能力。(3)为了对比研究本文开闭链混合机械臂与传统工业机械臂的驱动功率及能耗特性,分别建立了两类机器人机械臂的驱动功率及能耗模型。通过理论计算、仿真分析以及实验结果表明了与传统开链式工业机械臂相比,本文基于平行四边形框架对角驱动的开闭链混合机械臂可以有效降低机器人驱动外部负载的功率和能耗。(4)为了研究新型机械臂的全域静刚度性能,基于开闭链混合机械臂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能量法和卡氏定理并结合机械臂杆件结构参数及等效刚度值计算外部载荷作用下的机器人变形量,对机器人进行全域静刚度建模的解析/半解析方法,该刚度建模方法兼顾了计算精度和求解效率。通过机器人的整机刚度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原理样机的刚度实验结果验证了刚度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并实现了机器人的全域刚度性能预估。(5)针对机器人刚度和质量这两个重要的性能指标,提出以机械臂刚度质量比为目标优化函数,以机械臂尺寸参数、杆件刚度匹配系数及末端刚度等为约束条件,利用非线性规划遗传算法对机器人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改变约束条件可以得到具有不同刚度及质量特性的机械臂结构参数,使机械臂具备满足特定应用场合的操作性能。研究结果为机器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6)针对文中提出双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的消隙性能,在分析现有典型双电机消隙控制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双电机驱动系统电机电流的变偏置力矩消隙控制方法,即根据电机电流值及设定的转换函数,动态输出偏置力矩以实现消隙控制与共同驱动控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给出了转换函数中电流设定值的选取方法,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双电机驱动系统消隙控制仿真及实验结果验证了双电机驱动机器人关节的消隙性能。(7)为了研究开闭链混合工业机械臂的加工性能,通过机器人原理样机的钻孔加工实验结果以及对全尺寸机器人钻孔加工性能的预估结果初步验证了本文机器人用于机械加工的可行性。最后,总结了全文工作,同时指明了下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在邢台市一个农家小院里,有一个美丽的"康复角"。这是由邢台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党员们捐款,专门为这个家庭的特殊孩子修建的学习和康复场所。10岁的李月阳由于脑瘫无法进入学校学习,于是成为邢台市特教学校第48个"送教上门"服务的学生。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邢台市特教学校的老师就会准时来到这里为孩子上课。"让老师走出校门,走进学生家门就是我们所说的‘送教上门’,为的是让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孩子受到在学校一样的
期刊
如何把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实现从形式、内容到实践的全面有机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以企业、政府、学校、行业多方共同参与的产业学院模式,是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模式的大力推进,必须依赖企业、学校、行业和政府多方参与,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
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是协调平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全过程、全类型的行政许可制度,是构建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为基本特征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要求。当前,建立和实施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从厘清国土空间规划许可的基本内涵入手,在制度建立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任务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进行了深化研究,并结合现有自然资源审批制度,探讨了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许可制度体系
期刊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力,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之一,尤其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大格局"思政的角度出发,厘清"课程思政"内涵,探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三横五纵"育人路径,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为抚平疫情给武汉留下的伤痛,自2020年5月以来,湖北省民政厅在民政部的支持下开展"五社联动"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50余个,发展社区志愿者8400余人,系列心理疏导服务受益人群达156.8万人次;——湖南省在建设基层社工站(室)的同时,促进"五社联动"机制建设,打造了一批品牌服务项目;——内蒙古、浙江、河北等省区相继出台推动"五社联动"建设相关政策举措;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期刊
在当前社会环境形势下,企业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部会计工作,且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对其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就当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地剖析,进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基于湖北省的疫后社区社会心理,"五社联动"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框架,其核心内容是探索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要素在社区中与"两委"如何联动,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作为"五社联动"的焦点内容之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厘清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是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区乃至基层社会治理的。
期刊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该部件的热误差对数控机床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影响很大。为了探索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热结构耦合机理的关键共性技术,本课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编号:2013ZX04011-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轴数控机床的热力耦合机理及同步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及“基于装配质量的滚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作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节点具有通信能耗高、数据处理能耗低的特点,使得数据传输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在网络中,数据流过大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引发拥塞,导致数据包的延迟增加。链路容量的分配也是一项
随着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和规模日益增加,保证其长期可靠运转正变得愈发困难。尤其在严重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核电等),一个很小的故障如果未经恰当处理,即可引发灾难性事故。为使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的性能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容错控制技术在上述领域中备受关注。在过去三十年间,基于解析冗余的容错控制方法得以迅猛发展。该方法无需任何硬件备份,而是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完成系统中各部件间的功能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