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与培养对策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f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了解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分析影响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信息素质培养的因素,为更好的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信息素质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培养更好的体育人才。本文主要从学生的体育信息意识、体育信息能力和体育信息道德三个层面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得知,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的现状如下:(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意识薄弱,对体育信息的敏感度不强;(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获取能力亟待提高,体育信息的处理能力有待加强,体育信息的传播和创新能力低下,学生的整体的体育信息能力状况不容乐观;(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缺乏体育信息道德方面的知识,应加强学生体育信息道德方面的培养。针对河南省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素质培养中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得知:学生对体育信息素质的认识程度不够;课程的配置上不是十分合理,缺乏对学生体育信息素质方面的培养;软件和硬件设施还不够完善,学校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教师的体育信息素质不高;学校不能够使学生体育信息素质的培养系统化。据此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1)提高院校、老师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信息素质的认识;(2)注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身体素质和体育信息素质相结合的培养;(3)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信息的敏感度,加强学生的体育信息意识;(4)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加强体育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5)树立道德观念,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信息道德的意识;(6)体育信息意识、体育信息能力和体育信息道德三者有机结合,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整体的体育信息素质;(7)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8)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
其他文献
本论文本着有利于实现“文化自觉”的原则;以文化与人格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背景;以精神分析发展的新范式——海因兹·科赫特(Heinz Kohut)的自体心理学为主要理论基础;以该领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一直得到不同学科的关注和探究。社会心理学,特别是方兴未艾的社会认知对其产生、维持和改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研讨。在探究不同作用机制
移动学习以其随时随地、灵活自主的独特优势为人们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成为了教育技术界的新起之秀。移动学习资源作为移动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全面而深入地应用,教学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信息时代下的中小学教师,我国相继开展了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