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金融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优势互补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两者缺乏合作是其重要原因。从已有的实践来看,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了金融效率,但是两者的合作目前仍然处在浅层次阶段。所以,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理论分析做铺垫,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元金融理论、交易成本理论、金融效率理论,着重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然后结合我国目前现实情况,分析了两者合作的主要路径,对两者合作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的整体效果良好,但是在现实中的实践较少,客观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来分析两者合作可能带来的收益成本,并且对其中的两种合作路径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从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看,农村非正规金融与政府所支持的正规金融合作的净收益都是远大于不合作的收益,所以双方博弈选择的结果是合作;其合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监管机构对受托方违规查证成功的概率、查出受托方违规后的罚款等是委托贷款合作路径的影响因素;超额利润与合作成本是批发贷款合作模式的影响因素。综合合作条件和影响因素来看,农村正规金融与小额贷款公司或者专业放贷者的合作、与龙头企业的合作、与担保公司的合作、与小组金融或者专业合作社的合作这四种合作模式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捆绑信贷的实施则受较多条件约束;而委托贷款、代办中介业务、批发式贷款这三种合作模式的推广具有较多的局限。最后针对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路径出现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推动两者顺利地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