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联合·过渡——城市空间“联系节”的创造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y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空间联系节是指由各种立体交通方式、空间构成、设施的存在而形成的,或者是包含这些立体交通方式、并以之为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及其周围地区。空间立体联系节在城市功能和城市景观系统中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外界之间人流、物流的汇集和疏散节点,也是城市景观、特色环境的组成部分。 笔者是通过分析多种形式公共空间的构成、功能、布局,从中归纳出这些空间的相似之处,才提出了“空间立体联系节”的城市设计概念。本文对这些共性做了陈述与总结,以期初步形成一套理论,对今后我国城市与“空间立体联系节”相关的建设规划、意向性决策和具体的组织设计起一定的实际参考作用。 本文按照从理论探讨到具体设计,从一般形式到特殊形式的逻辑顺序展开,力图建构起城市空间立体联系节城市设计的框架,为空间立体联系节设计提供指导作用。本文的结构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对空间立体联系节做出定义,介绍与之相关的城市设计理论、空间概念,并对空间立体联系节的产生与发展、现状作一般介绍。第二部分是基础研究部分,讨论空间立体联系节各种属性、分类、构成要素以及与人使用有关的方面。第三部分是空间立体联系节的设计部分,包括设计范围、空间构成、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评价标准、具体设计形式等几个部分。第四部分讨论山地城市空间立体联系节设计这一特例,介绍山地城市、交通的特殊性,对其特有的几种空间立体联系节的形式、基本功能、设计要点等做具体陈述。
其他文献
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众多,天然的河涌水系承担着灌溉、排涝、水运等水利功能,人们傍水而居,逐水而生,孕育了浓郁的广府水乡文化,造就了独特的河涌景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
三峡地区是中国人居聚落形成较早的区域之一,这里群山绵延,不计其数的河流纵横奔流其间,兼以长江切穿川东山脉东流而去,于此形成了不计其数的临水山地场镇.线性结构是临水山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所以近年来关于建筑与景观环境的整合设计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趋势。另一方面,国家对于
该文旨在打破狭隘的"景观"意识的束缚,强调城市景观的整体观、系统观.一方面从景观空间的视角来理解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化,建立景观空间系统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通过景观空间整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对沿线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影响越来越表露无疑.率先表现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地段及沿线的土地利用方面,其土地利用的主要内容对城市合理有序
在体育场进行的众多比赛项目均暴露在室外,因而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尤其是短距离赛跑、跳远等项目。在田径比赛规则中对200m以下短跑比赛更明确提出了2m/s以下风速要求。体育场
论文首先提出了硬性控制和弹性控制结合的控制方法,然后提出城市地块区级分类的概念,引出“区块”、“街区”、和“开发单元”三个层级,并建立开发项目与三个层级的对应关系,针对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城市人到乡村旅游的浪潮在不断高涨。我国乡村旅游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正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通过对国内外近十年乡
学位
我国的城市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过多的强调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城市设计方法,而忽略了城市空间的真正主人——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空间的失落和人情的淡
该文将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总共七章.第一章是提出问题部分.简要阐述了当前教育改革和教学区发展等背景条件,指出研究大学教学区空间形态的意义所在.进而对研究对象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