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三峡库区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超过50%。对生态环境和饮水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流域非点源污染具有影响因素众多、机理复杂、随机性强、分布广、潜伏性强、难以估算、难以集中末端处理等特点,其综合评估和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展对三峡库区典型小水库流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迁移转化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库区生态和谐以及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花溪河上游的南彭水库流域为例,基于概念性水文模型(NAM模型),模拟总氮、总磷等面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和时空分布规律,对流域氮、磷面源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取得以下成果: (1)就氮磷污染物的产生量来看,非点源污染所占比重较大。 (2)就非点源污染负荷组成比例来说,研究区域内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大量溶解态营养物质。 (3)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产生过程与流域内降雨径流有着很好响应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汛期对非点源污染的产生有突出贡献,6-8月的降雨量占全年的36.60%,径流量占全年的32.39%,总氮和总磷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7.15%和85.92%。 (4)径流作用下的畜禽养殖是最主要的污染来源,占总量的91.70%(TN)和34.33%(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