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尝试利用评价理论分析《圣经》中的评价资源,旨在对复杂多样的休闲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特质。因此,本文以期能够扩展评价理论的研究范围,为《圣经》研究和休闲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休闲”是一种与文化相关的人文现象,指能够在闲暇时间中给人们带来身体放松和精神慰藉的娱乐活动。休闲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道德和伦理层面密切相关。文化能够滋养休闲,而休闲能够提升文化质量。国内外众多学者已从多元角度对休闲文化和文化景观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还没有对二者的结合领域进行探索。 评价理论由马丁和怀特于90年代提出,用以分析文本中的评价资源,以此探讨人们的多样态度。本文将评价理论做为理论框架,以《圣经·旧约》39卷和《圣经·新约》27卷作为选取休闲文化景观语料的文本来源,对选取语料进行划分,分别归入至态度、介入和极差系统以及相应子系统中。因而本文旨在达到以下目标:首先,评价理论各系统和《圣经》中休闲文化景观资源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文本分析和理论思辨来展现《圣经》中休闲文化景观的不同类别;第三,以此发掘出蕴含在休闲文化景观中的文化特质。 根据分析《圣经》中有关休闲文化景观的文本,本文总结出,第一,态度系统是评价理论核心。首先,情感资源展现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即心态和情绪。情感资源展现出情感型休闲文化景观。“积极情感”资源、“消极情感”资源、“显性情感”资源、“隐性情感”资源、“指向性情感”资源、“无指向性情感”资源分别展现出依恋之爱、宽容之爱、尊怜之爱、分享之爱、联结之爱、泛化之爱。其次,判断资源依据社会和道德准则进行人物行为评价,展现出伦理式休闲文化景观。“社会约束”资源体现出规约式休闲文化景观;“社会评判”资源体现出架构式休闲文化景观。再次,鉴赏资源涉及客体间影响,包括品质的均衡、结构的完美等,从审美角度评价事物价值,属于生态化休闲文化景观。“反应”资源、“构成”资源、“估价”资源分别蕴含互惠、匀整、统合的休闲文化景观特征。第二,介入系统涉及说话者的说话方式,即见解和观点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多声资源中的收缩性资源和扩展性资源。“收缩性”资源旨在通过压缩不同观点来缩小会话空间,展现出修诫型休闲文化景观。“否认”资源、“公告”资源分别体现出弃绝俗世欲求、宣扬正义美善特征的休闲文化景观;“扩展性”资源允许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存在,以表达客观性,展现出处世型休闲文化景观。“接纳”资源、“归属”资源分别体现出众生平等和睦、笃信戒规教义的休闲文化景观特征。第三,极差系统涉及意义强弱和层级。“语势”资源涉及主观态度强弱,突出互化型休闲文化景观。具有降福全世、虔敬信赖特征的休闲文化景观分别由“数量”资源、“强度”资源实现。“聚焦”资源涉及范畴典型性,表明说话者价值的立场和偏好,突出共识型休闲文化景观。“锐化”资源凸现家园归属特征的休闲文化景观;“弱化”资源包含普世融合特征的休闲文化景观。此外,蕴含在休闲文化景观中的文化特质分别是,(1)“广爱无疆”;(2)“美善化的自我修养”;(3)“受造的奇魅”;(4)“纯洁与真理的追求”;(5)“正直与统合”;(6)“信仰与忠贞”;(7)“和美世界”。 本文利用评价理论对《圣经》中蕴含的休闲文化景观进行分类并探讨其中的文化特质,为《圣经》、休闲文化、文化景观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并且拓宽了评价理论的应用范围。除此之外,笔者期盼本文研究能对休闲文化景观和《圣经》鉴赏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