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准则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2006年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全面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总结企业合并和合并会计报表会计处理规定的得失,顺应了国际化趋同的大趋势,它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区分企业合并类型;按修订后的实体理论作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计量中添加公允价值,增加信息的有用性。新合并会计准则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企业合并的发展,但我国合并会计发展较晚,在理论和实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首先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包括国际、美国和我国合并会计发展的比较;对合并会计报表的三大合并理论和合并方法进行比较,突出每个理论和方法的特点。然后,对《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合并及单独财务报表》(IAS27)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CAS33)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CAS33在母公司豁免编报合并报表、商誉减值等方面有待完善。接着,对兖州煤业执行CAS33和IAS27的情况进行案例研究,其研究结论为完善CAS18提供了依据。最后,在我国和国际准则比较的基础上,模拟一个母子公司,进行案例分析,突出我国和国际合并会计准则的差异对合并会计报表核心数据的影响。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到2010年已经有三年时间,这期间我国上市公司严格按照CAS33的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2010年执行CAS33的情况,在执行过程中查找CAS33存在的问题。并根据CAS33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完善CAS33和加强CAS18执行力度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我国合并会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