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水性聚合物胶束是由疏水内核和亲水的胶束电晕组成,且疏水内核中含有水溶助剂的胶束系统。向水性聚合物胶束除了可与药物产生疏水相互作用外,还存在一种向水相互作用,因此它具有更高的载药能力及溶液稳定性。树枝状聚缩水甘油醚(PGDs)是一种良好的水溶助剂,它对疏水性药物的增溶作用要优于PEG。而HPG不仅与PGD性质类似,而且合成方法简单,可以替代PGD。β-环糊精(β-CD)的疏水空腔可与多种疏水性药物和蛋白类药物通过共价键形成包合物,起到增溶或保护的作用。本文结合了HPG和β-CD两者的优点,设计合成出一种向水性的β-环糊精接枝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共聚物(HPG-g-CD),将其分别作为亲水和疏水性药物载体进行研究。
一、向水性HPG-g-CD共聚物作为疏水性药物载体。合成了三种环糊精含量不同的HPG-g-CD共聚物。通过纳米沉淀法将疏水性药物紫杉醇负载到HPG-g-CD共聚物纳米粒子中,环糊精含量较高的共聚物的载药能力较强。共聚物分子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均匀分布的球形纳米聚集体,其表面带有较高的正电荷。载药纳米粒子在人体血清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紫杉醇的释放趋势与共聚物中环糊精含量有关。此外,紫杉醇的释放并无明显的pH依赖性。细胞毒性实验表明,所有的细胞相对增殖率都在100%以上,说明HPG-g-CD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二、HPG-g-CD共聚物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与胰岛素混合制备出分布均匀的纳米粒子。胰岛素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与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介质的pH值有关。共聚物中环糊精含量也会影响共聚物纳米粒子的包封率,但对载药量并无明显影响。纳米粒子表面带有较高的正电荷,有利于其与细胞表面或紧密连接上的负电荷作用,使其具有粘膜粘附性。胰岛素的体外释放受释放介质pH值的影响。酸性介质中胰岛素的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百分率都明显高于中性介质。负载胰岛素的HPG-g-CD纳米粒子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发现,纳米粒子能够穿过鼻粘膜上皮细胞。因此,HPG-g-CD纳米粒子能够促进胰岛素的鼻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