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_guohan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员培训中有四大体系建设,分别是班次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体系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它们是公务员培训的基础性建设。其中,班次体系建设是四大体系建设的基点和起点,是公务员培训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对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予以研究,既可以促进构建公务员培训本土理论,推动设立干部教育学二级学科;又有利于提升公务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开展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需要相应的理论指导。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是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的基本理论支撑。具体而言,该理论分析框架构成要素有三:其一,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即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性指依据实际的培训需求设置班次。实效性的核心和关键是改进,即学员因参加培训班次而产生积极改变。其二,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的针对性模型和实效性模型。针对性模型依托培训需求分析和三圈模型构建而成。实效性模型在融合体验学习理论以及中国传统学习思想基础上,由库伯的体验学习圈改进而成。其三,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在系统论、实践调查两个维度考察基础上,确定的班次体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作为班次体系构成要素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学制,以及作为班次体系环境因素的培训需求、培训教师、班次评估。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探究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实践及优化路径提供了理论指导。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同时也存在不足。在考察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部门和行业系统的培训机构、承担公务员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等主要公务员培训机构的班次体系建设状况基础上,分析得出的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经验由普遍性与特殊性构成。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普遍性主要是各培训机构在班次体系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公务员培训规律及公务员成长规律是班次体系建设的基本遵循、分类分级设置培训班次、培训班次运行流程日趋规范化、培训班次专题化趋势明显、培训班次的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班次的培训方法多样化。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特殊性主要是班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个性化特征和特殊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培训班次的学制差异化、培训班次的师资构成特殊、培训班次的培训对象差别化、培训班次的培训内容更新快。反思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不足,核心问题在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具体而言,主要是班次体系供需结构错配、培训班次的教学失衡、培训班次实施中缺少培训师、培训班次评估落后、班次体系管理粗放。开展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国际比较,可为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国际经验。考察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五国公务员培训以及班次体系建设状况,发现五国在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实践中,有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即培训班次设置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班次体系贯穿能力培训的主线、培训班次分类分级、班次体系中培训方式开放、班次体系运行重视评估的功效、培训班次实施中教师以培训师角色为主。研究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优化和改进现有的班次体系。借助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对国内外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实践深入考察并总结经验、反思不足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是: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班次生成模式、推进培训班次教学实现学习循环、构建公务员培训班次全图、依托柯氏四级评估法改进培训班次评估、利用波士顿矩阵推进公务员培训班次分类管理。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最终形成以下创新点:其一,以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为研究选题,在当前学界对该领域研究极度匮乏的背景下,可为学术同行提供一手研究资料。这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和探索。其二,提出了一个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三,较为系统、全面地提出了我国公务员培训班次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其他文献
全无机卤化铅铯(CsPbX3,X=Cl,Br,I)钙钛矿量子点(PQDs)因带隙可调、载流子系数长等优势在光催化领域崭露头角,Zn2+掺杂可提高其光电流、电荷传输和光催化活性。同时,CsPbX3PQDs具备窄带发射,高的荧光量子产率(PLQY)、吸光系数和光学增益等可观的光学性能,在放大自发辐射(ASE)和宽色域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论文首先采用熔融热淬灭及原位析晶技术合
超稳定钙钛矿纳米晶玻璃因其高光致发光量子效率、高透光率和全光谱可调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探究了Cs Pb X3(X=Cl/Br,Br)纳米晶玻璃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通过控制热处理条件和卤素比实现双光子激发下Cs Pb(Cl/Br)3纳米晶玻璃和Cs Pb(Br/I)3纳米晶玻璃的蓝光、红光受激辐射。并且通过控制Zn O的含量抑制Cs Pb Br3纳米晶玻璃自结晶,借助飞秒(femtosec
自上世纪以来硼酸发展成为一个被广泛研究的领域,硼酸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成为药物化学家以及有机合成研究者工具箱中一种强有力的利器,主要被用于合成各种药物,目前部分已应用于临床实验中,其次,硼酸在碳碳键的构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苯并硼唑作为硼酸的一种衍生物近年来引起了有机化学界和药物化学界的极大关注。现已报道的苯并硼唑的合成方法中均需要以结构较为复杂的芳基硼酸为底物,这不仅增加了实验步骤,而且部分苛刻
氧气还原反应(ORR)和氧气析出反应(OER)对于可充电金属空气电池是至关重要的。人们一直致力于去开发具有高活性的OER和ORR双功能氧电极催化剂以提高装置的效率。但是,传统的贵金属电催化剂只有单纯优秀的ORR或OER性能以及高成本、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商业中广泛使用。显然,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ORR和OER活性的低成本且耐用的双功能电催化剂。与贵金属相比,钴基材料如四氧化三钴(Co3O4)已被
甲基作为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的重要合成砌块,是组成复杂分子的重要结构单元。甲基砜片段是一类重要的结构,它们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化学中,在医药、染料和农药等领域的合成中都有着普遍应用。因此,本论文主要围绕杂环化合物的甲基化及砜甲基化反应展开了探究。本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根据甲基源提供方式的差异,综述了近年来各种甲基化反应的研究进展。(2)发展了碘促进苯并噻唑与亚硫酸二甲酯参与的开环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对路基填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将建筑垃圾用作路基填料,此举可以极大减少天然碎石材料的损耗,同时能够减缓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国家极力鼓励建筑垃圾制品及再生骨料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从固体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结合了渣土的经济、环保、取材方便和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抗水性强、界面剪切强度高等优点,
电化学合成氨是电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经特定电位将溶解于电解质溶液中的N2转化成氨。它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可替代Haber-Bosch传统制氨法的新型方法之一。但是,目前电化学合成氨存在诸多问题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这主要包括催化剂的活性不够、氢析出竞争反应引起的催化反应选择性差、催化机理不清楚等。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首先提出运用理论模拟计算Pd基异质结催化剂用于电化学合成氨
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限制了锂硫(Li-S)电池的商业化。引入高效的催化剂来加快LiPSs转化的反应动力学是抑制LiPSs穿梭效应的有效方法。本论文将含有Fe Nx结构的仿生催化剂引入硫正极以加快LiPSs的转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开发了一种酞菁铁(FePc)和八氟萘(OFN)功能化的石墨烯(Gh/FePc+OFN),将其作为仿生催化剂引入Li-S电池正极。引入Gh/FePc+
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破坏的日益加剧,人们迫切需要新型清洁能源以替代传统供能燃料。过氧化氢(H2O2)具有无毒、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是一种有前途的清洁燃料。此外,它也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化学品,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化学原料合成和水净化等领域。工业化生产H2O2通常使用蒽醌法。然而,该法需要消耗大量来自化石资源的氢和有害的有机溶剂,生产过程繁琐复杂,且费用昂贵,同时还造成了巨大的环境负担。光电化
噁唑衍生物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具有药理活性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其作为药物分子的结构单元一直是合成领域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腈参与的化学反应是构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开展了钯催化功能化脂肪腈与各类芳基化试剂的串联/环化反应研究,发展了一锅法高效制备多取代噁唑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发展了钯催化酯基乙腈衍生物与芳基硼酸的串联环化反应,成功实现了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