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的美学之思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197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治理问题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领域,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更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现实命题。本文提出将美学思想引入到改造和创新社会治理理论,体现出管理学、政治学与美学的交叉。本文通过追溯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论渊源,剖析社会治理理论创新的必然性,提出了以立美之维来创新社会治理理论的必然性和现实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在社会治理层面不断地显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在发展当中涌现。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来解决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问题。通过审美之维,来审视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审美缺失。已经形成的这些社会治理理论和社会治理经验无法完全有效的解决随着发展而产生的新问题,这也导致了社会治理领域的审美缺失。要解决当前社会发展领域和社会治理领域的审美缺失问题,以及社会发展当中的人的“异化”问题,我们必须要以马克思的哲学观念的美学思想为指引,用美的规律来创造历史,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思考,我认为,处理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涌现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应该用“立美宜人”的实践样式来解决,以“立美之维”为指导,进行社会治理领域的创新,从而构建“宜人”样态的社会生活。以此达到“立美宜人”的效果。本文重点研究了创新社会治理与美的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足点,从马克思主义美学视野看待创新社会治理与美的关系,认为创新社会治理与“立美宜人”二者是高度统一的。
其他文献
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数据中心工作组联合举办的“2011年中国数据中心网络与布线高峰论坛暨2011年度中国综合布线十大品牌发布会”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技工教育面临着由计划经济模式办学向市场经济模式办学的巨大转变。由于变革来势迅猛,许多人产生了困惑;由于办学渠道一时不畅
蒂利希是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领域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独特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具有哲学和神学两者的特征,研究范围广泛,思想体系完整,故而在欧美学界一直备受重视。上世纪80年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早期马克思重要的著作,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而其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则更是关注的焦点。在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方式中当属人学、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