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低氧与二甲双胍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肿瘤的防治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1.SACC-83细胞在常氧(21%O2)和低氧(15%、10%、5%和1%O2)环境中培养8、24和48 h,CCK法检测细胞增殖;加入0、5、10、20和40 m M二甲双胍,分别在常氧和5%氧环境中培养48 h,同法比较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2.加入0、20和40 m M二甲双胍,分别在常氧和5%氧环境中培养48 h,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方法,比较观察SACC-83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3.与以上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运用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方法,比较观察SACC-83细胞HIF-1α、VEGF、MMP-2和MMP-9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SACC-83细胞的增殖能力随氧浓度降低而减弱,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弱,随二甲双胍浓度增加而降低;低氧环境中20、40 m M二甲双胍组的细胞增殖均明显高于常氧(P<0.05)各组。提示二甲双胍的增殖抑制效应在低氧环境下减弱。2.与常氧相比,SACC-83细胞在单纯低氧环境下的迁移能力减弱,而侵袭能力增高;相同氧环境中,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随二甲双胍浓度增加而减弱(P<0.01,P<0.05,vs 0 m M);常氧环境中仅20 m M二甲双胍即可明显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而低氧环境中需40 m M二甲双胍才能抑制细胞迁移、侵袭能力(P<0.01,vs 0 m M)。提示二甲双胍的抗迁移、侵袭作用在低氧环境下减弱。3.SACC-83细胞中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蛋白及m RNA表达均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vs 0 m M),但低氧各组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常氧各组(P<0.05),表明低氧可上调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结论:低氧可拮抗二甲双胍的抑瘤效应,增强SACC-83细胞的侵袭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IF-1α、VEGF、MMP-2和MMP-9的表达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