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oenix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外交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新型的外交形式逐渐兴起并日益发展。而国家形象则是一国对他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每个国家都十分重要。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国内外的公共舆论对一国外交决策的影响不断加大,公共外交在大国外交中显示出极其重要的作用,进而公共外交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改善本国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越来越注重对于本国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昔日的超级大国,苏联的解体,使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受到影响,进而使其在内政和外交上倍受打击。经历了解体初期的混乱和社会转型带来的困境,在进入21世纪后,俄罗斯开展了复兴强国的战略。一直以来,俄罗斯的国家形象是负面形象多于正面形象,这在欧美等西方国家表现的尤为明显。俄罗斯作为正在崛起中的大国对本国的国家形象非常重视,因此政府针对国家形象面临的困境,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开展的一系列的公共外交活动的实践及其在改善国家形象的方面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同属崛起中的中国有所启示。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对俄罗斯公共外交对其国家形象的塑造进行了系统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对公共外交与国家形象进行理论概述。文章在界定了公共外交和国家形象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外交有塑造与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内涵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多通过采取公共外交的方式来塑造本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国家形象对公共外交也有反作用,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公共外交更加有效的开展,而负面的国家形象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公共外交的实施产生阻碍。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俄罗斯的公共外交对国家形象的塑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该部分首先介绍了俄罗斯公共外交的总体发展状况,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的公共外交经历了起步阶段和不断发展两个阶段。其次,介绍了苏联解体20年来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形象的演变和现实困境,俄罗斯的“妖魔化”和“俄罗斯威胁论”等都在丑化俄罗斯的国家形象,破坏俄罗斯的发展环境,开展公共外交塑造俄罗斯国家形象是时代的需求。最后,详细介绍了俄罗斯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实践,主要包括加强媒体对外传播,成立专门机构,广泛开展教育文化交流,举办大型国际活动和提供国际援助等。第三部分,对俄罗斯开展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若干思考,是本文的落脚点。该部分首先分析了俄罗斯公共外交的优势,进而分析了开展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俄罗斯有着公共外交文化气息浓厚、名人效应显著等有利条件,各项公共外交的开展,总体来看对其国家形象的提升有着比较明显的作用,但应该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双向性的传播方式和国家形象定位尚待进一步明确等问题。上述对俄罗斯开展公共外交提升国家形象的个案分析和研究,对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我国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经验,探讨我国开展公共外交的方式和具体措施,进而制定我国开展公共外交塑造国家形象的整体发展战略。
其他文献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血清BDNF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并提示BDNF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尤为重要作用;目前多数专家明确地认同青光眼属于
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国际海事组织对船舶的节能减排做了苛刻限制,各国迫切要求开发和应用船舶节能技术,以降低燃油费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在众多节能技术中,附体节能技术
当前,农业院校毕学生基层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这其中既有毕业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基层人才就业市场环境的原因。在基层就业市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政策调节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体体
"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随着《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的实施正式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按通行时间划分的生活圈及公共设施标准,让设施布点的规划重新审视规划编制思路和城市教育
严格意义上说,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只有房地产信贷,没有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采用银行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一直是我国房地产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统计显示大约70%的房地产开发资
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应用有直接的关系。论文分析了课堂语言与语言艺术之间的关系,归纳了课堂语言艺术的分类和作用,总结出教师教学中应该具备的四大基本语言
德国精英大学通过不断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德国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领域对全球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对我国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以分析
计量数据对于钢铁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反映其生产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各种技术实现计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并综合各种计量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