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用不同剂量的外源性H2S干预百草枯中毒后的大鼠,并分别检测干预前后的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变化。探讨在百草枯所致急性肺损伤模型中,外源性H2S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分组及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sprague-dawley)大鼠60只(体重200±20g),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成6组(10只/组),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K组,注射用生理盐水2ml/kg),百草枯组(P组,百草枯80mg/kg),百草枯+低剂量NaHS组(L组,百草枯80mg/kg+NaHS0.78mg/kg),百草枯+中剂量NaHS组(M组,百草枯80mg/kg+NaHS1.56mg/kg),百草枯+高剂量NaHS组(H组,百草枯80mg/kg+NaHS3.12mg/kg),NaHS组(N组,NaHS3.12mg/kg)。按照实验分组分别以生理盐水及百草枯灌胃,3小时后按预先分组分别腹腔内注射NaHS及生理盐水。百草枯灌胃24小时后处死大鼠,采集肺组织标本及肺泡灌洗液。将肺组织切片、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变化,并予肺损伤病理学评分。检测肺组织中SP-A、B、C mRNA基因表达水平(RT-PCR法)的变化,以及各组BALF中TP(BCA法)与TPL(比色法)含量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并统计处理。结果1.肺组织病理学改变(1)大体观: K组肺组织外观呈淡粉色,肺表面光滑,未见水肿或出血点。P组肺组织外观呈暗红色,明显充血水肿,见大片出血灶。L组外观较P组无明显改善,M组及H组肺组织充血水肿程度较依次缓解。N组与K组外观大致相同。(2)镜下观:K组肺泡结构基本正常。P组可见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和紊乱,偶有肺泡塌陷,肺泡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有红细胞大量渗出,肺间质明显增宽,肺水肿明显,部分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肺组织病理学评分(IQA)显著升高。与P组相比,L组肺损伤情况无明显改善;M、H组肺损伤较P组有所减轻,但损伤情况较K组仍很明显。N组与K组镜下观大致相同。2.肺组织中SP-A、SP-B与SP-C mRNA的表达情况与K组相比,P组及L组的肺组织中SP-A、SP-B与SP-C mRNA基因表达水平均有明显降低。M、H组肺组织中SP-A、SP-B与SP-C mRNA基因表达均较L组有所升高;N组肺组织SP-A、SP-B与SP-C mRNA基因表达与K组基本一致。3.BALF中TP和TPL含量的变化与K组相比,P组BALF中TP含量显著升高,同时TPL含量显著降低。L组TP、TPL含量变化与P组相似。M、H组BALF中TP含量逐渐降低,TPL含量逐渐升高。N组BALF中TP及TPL的含量变化与K组基本一致。结论1.百草枯致急性肺损伤时,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表达减少。2.外源性H2S能提高百草枯中毒大鼠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的肺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