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是全球土地变化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泸州市属西部地区老工业城市,其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地域间千差万别,具有区域代表性。本文基于泸州市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变化过程、驱动力因素及预测分析,探讨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确保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和土地可持续性利用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9.5%和31.46%,土地利用率高达93.77%,未利用地仅占6.23%;(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1996~2008年研究期间,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显著,其中耕地减幅达39.26%,林地增幅达32.50%;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年变化率(单一动态度)最快是交通用地,年增长率为2.96%,综合动态度是3.47%;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强,综合强度达0.267%;土地利用转移概率中,转出量以耕地为主,占转移土地总量的53.7%,转入量以林地主,占转出总量35.7%;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土地程度变化率R=-0.19(R<0)表明整体处于调整期或衰减期;土地相对变化率A>2有24个区域点,表明属热点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以叙永县0.192居首位,表明叙永县土地利用相对集中;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以江阳区0.724最大,说明江阳区土地利用相对齐全;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的数量值大部分为2~3之间,反映土地齐全程度较小,整体功能不强;耕地、林地的洛伦茨曲线离绝对均匀线较近,说明两地类分布比较分散;土地利用信息熵在波动中上升,说明土地利用有序度呈逐步降低趋势,耕地破碎度增强;(3)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2002~2008年间,产业化升级、经济转型和发展、房地产开发及人口持续增长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4)马尔科夫链预测分析:耕地、未利用地仍将不断减少,但减速稍有缓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但增速微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