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的迅速发展及影响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影子银行”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多种金融服务,平衡社会资金供求,推动整体金融市场发展,但是“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银行的功能,通过货币创造会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进而给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货币政策效果带来新的挑战,所以完全有必要研究“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供应量产生的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子银行的定义、特点、国内外影子银行的构成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动因,大体构建了影子银行的基本框架。然后站在理论分析的角度,分析了国内外影子银行信用创造机制,并总结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再通过实证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实证研究得出影子银行会影响货币供给量,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的结论。最后,针对这一影响提出前瞻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