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移动慕课教学模式研究——以西藏大学为例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90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和学习方法。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易于获取,导致学习空间扩展和延伸;同时,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单一导致教学费时低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应创新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因此本文基于混合学习论、支架教学论、最近发展区域理论、内容教学和泛在学习理论,精心设计大学英语的移动慕课(MobiMOOC)教学模式(缩略为CEMTM)。基于扎根理论选取西藏大学一个68人的教学班级为目标样本进行个案研究,将CEMTM应用到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及日记等方法验证 CEMTM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否可行而有效。对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后,发现 CEMTM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是可行而有效的。CEMTM不仅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最近几十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及其带来的冲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在跨文化交际领域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将注意力放在怎么样在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积极
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正如束定芳所指出的“现在几乎任何一个教学大纲,任何一本教材,任何一位外语教师都会强调外语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改革开放的实行带动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乡村向城市的迁移。农民工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研究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与焦点。以往研究大多从农民工的城市
当今,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频繁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世界。频繁的跨文化交流要求学习者既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又具有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
文学文体学是二十世纪初在语言学和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型学科,旨在通过语言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阐释文学文本,同时发掘其蕴含的主题意义与美学价值。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