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透率下光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问题及其交互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ajian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炭、石油等日趋减少,总归会枯竭,而且传统能源的使用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太阳能具有资源丰富、不受地域限制、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目前,光伏发电能量的传递和转换都是建立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大规模的光伏电源并网使得大量的电力电子转换器引入到电力系统中,从而大量的非线性负载也加入到了供电系统中,会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产生更为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另外,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产生的孤岛效应和微网环流也严重危害着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高渗透率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及其综合治理方法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渗透率下光伏发电并网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给出了一套可供评判其电能质量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图法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以确保对高渗透率下光伏发电系统电压水平、功率水平、谐波畸变率、三相不平衡度等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综合控制。本文对电能质量治理装置与光伏发电装置的交互影响进行了研究,对配置典型的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如SVC、DSTATCOM的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控制方法的研究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VC和增加滤波功能的并网逆变器可同时抑制并网节点处的电压波动,补偿负载和TCR产生的谐波,提高了光伏并网电能质量,实现高品质供能;由DSTATCOM和光伏微源组成的联合控制系统可通过调度使光伏微源在供能的同时提供较大容量的无功功率,降低了电能质量装置的成本,改善了电能质量,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本文对抑制微网环流的控制方法和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解决功率耦合问题的办法,采用基于旋转坐标的虚拟V/f控制策略,把电阻和电抗均考虑在内,能实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在不同光伏微源之间或光伏微源与电网之间实现并联运行控制和负载均分控制。项目组根据并网运行的条件和功能要求,自主研制了2kW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本文详细介绍了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人机界面的搭建、逆变器系统研制以及光伏阵列的构建。系统调试和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能够稳定运行,控制方法能满足并网发电的需要。
其他文献
针对公路基本建设项目其他费用突破概算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对其费用控制的措施。
使用布格重力资料对郯庐断裂带的中段部分(沂沭断裂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莫霍面及地壳内界面均发生错断,断裂带两侧地壳各界面起伏平缓.该结果与前人的郯庐断裂
目前科创板一些制度正在征求意见,《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征求意见稿)》专门对“表决权差异安排”做了规定。笔者通过对比上交所与香港联交所的同股不同权制度,对科创板同股
报纸
<正>一、分类归纳,认识气候的共性与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因此,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析,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气温特点,归纳它们的共性,把
<正>一、总体评价2008年地理高考虽然尘埃落定,它给笔者带来的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再一次地理高考成功惊喜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真真切切而又不堪回首的故事。但长期负重奋进呕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阐述了溶气气浮机理及气浮池的设计、影响气浮效果的因素、气浮技术的评价及应用现状,同时对有关溶气气浮技术的模型及新概念,以
<正>2017年秋季开学,我国七年级全部使用了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必须认真领会新教材编写的核心价值,才能在研读、吃透新教材的基础上,使用好新教材,精心设计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改革和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框架下的两大重要任务,而创新是新经济模式下的核心要素。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主要表现在
通过选择南方地区21种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常绿植物,通过对其叶片滞尘潜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分析,探究其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常绿植物中夹竹桃和珊瑚、落叶植物中复羽叶栾树的滞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素质教育是根据当代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人的心理和教育规律所采取的措施,他的立足点是培养跨世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