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维瓦尔第歌剧RV700《彭拓国之王后阿尔西妲》(Arsilda,regina di ponto)中的男高音咏叹调(共三首)为研究对象,探究作品中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加深大家对该作品的了解。同时,结合自己学习及演唱实践,提出对该歌剧男高音咏叹调的演唱建议。本文把该歌剧中男高音咏叹调比喻成“珍珠”,原因是多方面的:时代上,将该作比喻为“珍珠”正好与所属巴洛克时代的含义“形状不规则的珍珠”相互呼应;地位上,该歌剧对于作曲家本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同众多作品中的一颗“珍珠”;情感表达上,该歌剧不流于浮华表面,具有平和、自然、通透的效果,不追求用高音、情绪的大起大伏结合耐人寻味的歌词震撼观众,而多使用抒情性的平稳进行的无歌词长乐句、中高音区平稳进行的“花腔”来表现美,给人以“珍珠”般既精致又不浮夸之感。维瓦尔第的歌剧《彭托国之王后阿尔西妲》中男高音咏叹调,正能体现这“珍珠”般的艺术特征。维瓦尔第歌剧《彭拓国之王后阿尔西妲》的三首男高音咏叹调分别为:《残酷邪恶的命运》、《他们将成为我的克星》、《我的荣耀和我的爱》。这三首男高音咏叹调都具有“意大利传统歌剧曲式结构”、“器乐性的声乐旋律”、“一字多音的华彩”、“动机模进构成的长句”的艺术特征。在演唱特征上,该歌剧三首男高音咏叹调都具有“声线平稳”、“音色明亮轻柔”、“花腔技巧表现华彩”、“自由度较高的二度创作”等特点,但因每个唱段不同的剧情角色内心状态,故三首咏叹调在音乐表现上又有独特性。追根溯源歌剧演唱的历史,巴洛克时期是歌剧艺术的起点,对于今天的声乐学习者而言,维瓦尔第该部歌剧自然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范本。此外,歌剧中的三首男高音咏叹调音域适中、歌词难度低等特点,也有利于更多的男高音能凭通过该咏叹调感受巴洛克时期歌剧的一般性特征和该作品的个性特征。因此,该部歌剧中男高音咏叹调不管是在作品赏析和审美学习方面,或是在声乐技巧训练和提高方面都是有着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