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长远的目标和整体价值的增值。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简称VBM)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VBM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技术,更是一种管理制度。正如其他所有管理理论和方法一样,VBM在整个组织范围内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的微观基础。但是一般的VBM理论,仅仅依据公司的经济价值评估指标或将其进一步分解成毛利、利润率和成本率等滞后性财务指标,依然没有摆脱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不能发掘驱动价值创造的真正动因,也不能形成支持业务和流程有效执行的信息系统,从而失去了成功实施VBM所需的微观环境基础。而作业成本法(ABC)作为成本管理比较前沿的理论,它不仅能够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而且能为企业提供VBM所需的基本业务单元的作业成本、价值、动因和绩效的完整信息,它的精髓作业价值分析也因此成为价值动因确认和价值创造最有力的分析工具,使企业对整条“作业链一一价值链”的价值分析深入至作业水平,促使公司做出更好的决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VBM与作业成本法两方面的研究,而较少将两者结合起来构建可操作的价值管理应用框架。因此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拟将作业成本法引入VBM框架,从作业价值动因分析入手,构建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VBM实际应用框架,并结合案例的分析,使当前的VBM框架更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阐释VBM的基本理论和局限性出发,引入作业成本法,试图构筑一种奠基于作业价值信息系统的价值管理理论分析性框架,以期用于指导、改进甚或革新公司管理实践,提高公司风险规避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最终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之终极运行目标。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VBM和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包括VBM的内涵和基本框架以及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VBM的基本框架及其局限性,指出传统的VBM框架既未全面反映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本信息,也未体现企业完整价值链管理特点,而且没有发掘驱动价值创造的真正动因;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业成本法的引入,通过对引入作业成本法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对VBM基本框架的改进;第四部分详细描述如何构建引入作业成本法的VBM应用框架,先阐述总体思路,接着通过资源动因价值分析、作业动因价值分析和作业综合分析介绍以作业为基础的价值动因分析,然后介绍以作业为基础的价值预算和业绩评价,其中以作业为基础的业绩评价将平衡记分卡、EVA与作业成本法等管理工具融于一体;最后一章通过案例来详细阐述引入作业成本法的VBM框架是如何应用于实践之中,从而论证了作业成本法和VBM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