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主体定位研究——基于萨班斯404条款理念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fw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其中404条款明确规定了管理层应承担设立和维持一个应有的内部控制结构的职责。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提供内部控制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都需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作出评价,注册会计师还必须对公司管理层评估过程以及内控系统结论进行相应的检查并出具正式意见。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相去甚远。目前我国研究的重点仍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控制结构方面,很少出现对于一套完整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实施评价的尝试,或只是采用新的数学手段对国外的东西加以改进。从实践方面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表现为大量的规章制度,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就是内部牵制,且主要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在实践中没有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标准。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不论是职员、管理阶层以及董事会都是组织中“人”的因素。明确内部控制体系中各种主体的正确定位,也就解决了内部控制从建立、实施到评价的责任主体问题,也有助于有效的解决我国内部控制虚有其表,覆盖面不全面,管理层游离于内部控制体系之外的问题。   本文共六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就国内外对于内部控制及404条款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我国内部控制失灵的重要原因是权责明细不到位,内部控制涵盖不全面。我国基于404条款的内部控制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第二章从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委托代理理论、博弈论、激励理论以及系统工程论的角度阐述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提出内部控制主体明确定位必须将以上几大理论作为前提。第三章主要介绍萨班斯法案及404条款的主要内容,分析了404条款对于国内外企业的影响。第四章介绍我国现有的关于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美国内部控制体系中各个主体的简单定位以及我国内部控制体系中主体流失的现象。第五章基于萨班斯404条款(以下简称SOX404)的中国特色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分析了我国社会对于404条款的需求,介绍外部监控型、内部监控型以及家族式企业治理模式下的内部控制,分析了中国公司治理的特色以及中国式治理模式下的内部控制,尝试从企业治理、管理控制以及作业控制三个角度明确各个内控环节的主体,建立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最后一章对于我国内部控制体制建设提出建议,强化解决在中国特色环境下的内部控制主体流失的问题。  
其他文献
轮状病毒性腹泻是波及全球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每年导致大约61.1万婴儿和儿童死亡,发展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预防RV腹泻的最佳措施.对RV结构功能作深入了解及对流行病学作广泛调查是疫苗发展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升级,网络经济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和网络经济市场规模的持续高速增长使在线市场成为新的价值开拓焦点。在各种
自驾车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具有自主程度高、小团体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或结伴出游的特性,同时自驾车旅游者对于路况,交通的便捷性,活动的安全性,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可获取信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化、全球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也由此进入快速竞争的时代。政策性银行在进行全面改革的同时,还面临着银行业竞争激烈,以及互联网对传统银行业产生冲击的时代背景,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知识共享作为知识管理的主要环节,能够为银行人力资源的充分挖掘,以及银行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将对常德市农发行内部知识共享研究置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下,探讨两个理论的相互作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