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与传统之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_x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之后,殖民关系并未完全根除。脱离了前殖民地统治的民族依旧在制度、价值观等方面受到前宗主国的影响,这说明某种不平等的民族关系仍然存在。在后殖民主义者看来,新的殖民主要表现在以潜在形式进行的文化殖民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体现在价值观上。价值观过去主要通过殖民者的主动传递与被殖民者的被动接收来进行,现在则主要表现为文化交流中的单方面主动接收。同时,现代科技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运动使前殖民地民族对传统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否定,导致这些地区在民族身份上产生认同危机。在殖民时期,教育被用作殖民主义的重要工具。殖民者往往会向被殖民者引入整套的教育模式,这在殖民者看来是他们的慈善之举,而在被殖民者而言则是权力丧失的象征。在殖民体系完结之后,教育制度却保留下来。西方与非西方关系上的不平等以及西方对非西方一直存在的偏见也保留了下来,这体现了殖民关系的存在。这种新的殖民关系,除了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也存在于西方社会的早期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书和杂志上的英美式的偏见。儿童通过电视、网络不断地受到这些带有偏见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偏见一旦在早期教育中获得,进而会成为某种“事实”。当代社会的文化殖民已经作为一种世界性的事实,已经很难让人再有排斥感,特别是殖民双重功能的存在,使对民族性的呼唤淹没在现代化的“面具”之下。我国的早期教育长期以来一致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早期到末期,学习西方习惯一直在延续,只不过在中间的某段时间强化了“本土化”过程。从早期的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方式到末期的瑞吉欧,无不体现一种“我低”的姿态,成为与西方关系中的“他者”。传统的殖民主义是政治话语,而后殖民主义则是学术话语。后殖民主义理论以福柯的后现代理论为基础,强调对西方霸权的消解。它虽然强调民族立场,却不排斥开放与交流。去殖民化的立场并不一定代表着狭隘的排斥进步的民族主义,它强调的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和谐,坚持在开放与继承间保持平衡。对学前教育而言,去殖民化意味着不同民族间和谐共处、坚持学前教育的本土生长以及对早期教育领域进行再概念。本报告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顾学前教育殖民化的历史,说明殖民化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也不是世界的特例,以此作为铺垫说明今天殖民性存在的可能;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后殖民主义的特征,以及说明后殖民主义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的殖民化之所在,进而探讨学前教育中殖民化的表现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则阐明学前教育的去殖民化途径:坚持民族立场、本土生长、再概念,继而说明去殖民化学前教育的理想状态是一种多元共处的、各国间平等、交流与合作的状态。西方国家有自己的模式,第三世界国家的学前教育也应有自己的特点;第四部分关注的是中国学前教育的现实,主要论述当代中国学前教育中的主要具有殖民倾向的问题,进而说明中国学前教育殖民特征的存在以及去殖民化道路的艰辛。
其他文献
本文以经验资料为依据,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描述、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的现状及影响诸因素,分析了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稳定性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成就满足感、
目的探讨改良股静脉置管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肿瘤患者1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
房屋“安检”,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的大事,也是一件错综复杂的难事。房屋安检法规,除了细化之外,更重要的是有强制措施以保证落实$$ 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必须经常进行体检,发现
报纸
就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而言,世界各国的规定差异较大,但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的现状看,民事诉讼活动已从原来偏重开庭审理而转为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审前程序已成为民事
Ti-15-3(Ti-15V-3Cr-3Sn-3Al)合金是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新一代亚稳定β型钛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一重量比和良好的冷轧和冷成形能力,可以加工成板材、带材、管材、棒材和丝材
镁合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程金属结构材料”,在汽车工业、通讯电子业和航空航天业等领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镁合金产量在全球的年增长率高达20%,显示出了极大
本文从音乐心理学入手,着眼于音乐内隐行为的研究,借用了心理学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探讨了形成音乐听觉表象的微运动与无运动的现象,通过自省和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了解人们
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特有或异于西方的文化成分,它们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的各种文化风貌,但是却给汉英翻译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杨宪益夫妇作了大胆的尝试,
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2007年完成出版了八卷"文艺集成志书",抢救了一大批濒临消亡的海南民间珍贵文化遗产,面对触手可及的学术研究成果,我们如何将其深入开展,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