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研究——以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还有助于利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因此在学术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与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大量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也随之产生。以中文发表的学术论文要求配有英文摘要,以方便英语读者了解论文的研究情况。由于研究者各自的英文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我国科技论文摘要的英译质量不容乐观。近三十年来,学者们多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摘要的写作和翻译进行了研究,对摘要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很少有学者从翻译的视角对学术论文摘要的英译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针对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英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特别是赖斯的文本分类理论和费米尔的目的论来探索提升摘要英译质量的原则和方法。根据文本类型理论,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的主要目的是传达信息,属于信息型文本。根据目的论及其下三个原则,摘要英译者在以传递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要考虑到读者的可接受性以及所传递信息的准确性,而非原模原样照搬中文摘要以求机械的对等。此研究目的在于帮助摘要译者掌握摘要翻译原则,提高硕士论文摘要翻译的质量,促进学术交流。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概括和分析从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CNKI中所收录的国内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研究现状以及英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和讨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此类摘要英译的指导作用。此外,本论文还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及个案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从CNKI中随机抽选的三十篇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中选择典型的译例,按照英译摘要所要遵循的普遍原则和要满足的标准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  此篇论文包含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并指出此项研究的意义所在;前人对于摘要的研究在第二章进行了说明;第三章是有关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介绍;论文第四部分将提出研究问题;第五章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一部分被认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此项研究的最终结论将在论文的最后一章给出。  通过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环境类硕士论文摘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并提出了在英译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即:客观性、标准性、可读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证明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为此类摘要英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以用来指导此类摘要的英译。
其他文献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大行军,长征道路上的艰苦卓绝为一个新的人民民主政权做了最伟大的奠基。在这次“历史大行军”中,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间结下了生死之交。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回顾张宗逊与彭德怀万里长征期间的革命交往及战斗历程,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教益。  张宗逊,陕西渭南人,1908年生,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任红军第四军连长、第一方面军
翻译学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又迎来了“生态转向”的契机。在翻译研究发展过程中,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及功能的研究从未间断。研究者主张译者隐形时
爱德华·阿尔比是美国剧坛的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三次普利策戏剧奖和一次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西方学者对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他在美国戏剧史仍至世界戏剧史上的地
翻译生态环境是是“生态翻译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目前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已见雏形,该理论被广泛运用到文学翻译、公示语翻译以及口译等翻译研究的各个方面。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