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型农民培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oshi9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来,政府各部门、全国各地开展了各类“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其中,科协系统作为国家推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科协同时也成为了培训新型农民的有力助手,其下属单位中国农村致富技术函授大学(以下简称农函大)是其开展农村科普、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平台。因此,本文在参考众多学者对新型农民培训研究的基础上,以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江西省农函大为例研究新型农民培训,了解江西省农函大的培训现状,对其分级分类开展培训、多部门有机联合、专业师资集聚等培训优势进行分析,剖析其培训运作模式,按培训方式分为培训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按培训实施主体分为省校示范培训、基层农函大培训,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开展农业产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科技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党员培训等。然后以2016年已接受江西省农函大培训的农民的抽样调查数据,选取了农户个体特征、培训供给两方面10个具有影响培训绩效的变量,对反映农民培训绩效的新技术新方法采用情况、组织化程度提升、学习认知水平提升三个指标分别进行二元Logistic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新技术新方法采用情况、组织化程度提升、学习认知水平提升三个指标与农民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身份、培训主动性、参训次数、培训服务水平、教师满意度等存在相关关系,培训总体取得较好的绩效,但仍有改进空间。江西省农函大需要针对年龄结构,优化培训组合;同时充分发挥党员、村干部的带动示范效应;提高培训服务水平,拓宽农户技术需求反馈渠道,从而提高新型农民培训绩效。
其他文献
最优化问题,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研究与解决最优化问题也可以切实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他们通过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一
存量资金在反弹中可能依然围绕强势板块运作,但需要注意可能会出现借助反弹减仓的行为。
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建设和发展,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列宁新闻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为理论依据,并在其基础上通过实践发展创新而逐渐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语,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近年来,英语国际化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大多都是从英语语言学和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鉴于此,通
本文首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提出了区域信贷预警系统的支撑型指标体系。预警系统是一个有多层次树状结构目标体系特性、包含群组决策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本文采用层次
数字说明一切。2011年,世界机器人产业增长50%左右,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的增长超过了这一数字,达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