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化锂/碳复合材料在锂超电池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I-/I3-电对具有电化学反应速度快和可逆性高的优点,但I-及其氧化还原产物I2、I3-易溶于有机电解液中。导电炭黑(BP2000)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容性能。本论文利用导电炭黑作载体与碘化锂进行复合,不仅能够抑制碘化锂及其氧化还原产物的溶解,更能使二者结合组成具有高功率密度、高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好、循环稳定性强的锂超电池体系。为对比不同卤化物与多孔碳组成的超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论文采用热处理法分别制备了不同碘化锂和溴化锂含量的复合材料。   通过热处理法制备出碘化锂含量分别为30wt%和18wt%的碘化锂/导电炭黑(BP2000)复合材料。利用XRD、BET、T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结构和形貌分析,并研究了材料在1 mol/L LiPF6-EC/DMC/EMC(1/1/1v/v/v)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含量为30wt%的材料的CV曲线上有I2/I3-和I3-/I-两对的氧化还原峰,2C倍率下首周放电容量为152.5mAh/g,因为部分活性物的溶解,前20周下降较快,循环至200周时,放电容量为134.7 mAh/g。含量为18wt%的样品在2C倍率下,放电容量稳定在210 mAh/g左右,充放电循环至1000周时依然有208mAh/g,表明活性物质被很好地限制在了碳孔内。在比容量、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方面明显优于30wt%样品。   溴化锂具有更小的分子量,更高的理论比容量308mAh/g,因而用溴化锂代替碘化锂,采用相同方法得到溴化锂含量分别为40wt%和22wt%的溴化锂/导电炭黑(BP2000)复合材料。含量为40wt%样品在3.45V左右有较宽的充放电平台,2C倍率首周充电比容量为255mAh/g,放电比容量为126.5mAh/g,但容量衰减较快且库伦效率低,表明部分活性物质在碳孔外,易溶于电解液造成了容量的不可逆损失。而含量为22wt%的样品放电容量稳定在185mAh/g左右,循环700周时仍有187.8mAh/g,库伦效率都在99%以上。在阶梯倍率充放电测试时,循环100周重新回到2C时放电容量为195 mAh/g,表现出很好地倍率性能,也表明导电炭黑(BP2000)对Br2/Br-起到了有效的限制。   由碘化锂、溴化锂与多孔导电炭黑(BP2000)复合组成的锂超电池复合材料,有效地利用了导电炭黑电容性能和碘化锂、溴化锂的电化学反应,使电池体系表现出了较高的放电容量、良好的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这为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和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的有效结合提供了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物的处理与准确检测,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化学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仪器易微型化、智能化,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纳米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复合纳米材料的研
电子和分子碰撞是物理和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入射电子能量低于靶分子的电离阈值和分子碰撞时会发生电子贴附分子解离过程,产生中性和负离子碎片。负离子碎片的碰撞截面
据美国防腐蚀工程协会(NACE)权威数据分析,每年美国因金属腐蚀造成的损失达3000多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5%,而我国因金属腐蚀引起的损失占到GDP的5%,因此,寻求合适的方法抑制材料的腐蚀对社会的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防腐涂料对金属进行涂装保护是目前最经济有效、广泛应用的防腐蚀方法。聚苯胺(PANI)复合防腐涂料具有独特的抗划伤和抗点蚀性能,是一种适用于酸性
本实验以一株分离自夹竹桃根部且活性较好的内生真菌R22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确定R22为青霉属(penicillium)。利用大米培养基,对R22进行固态发酵,发酵产物阴干后用乙酸乙酯和甲醇分别反复浸泡提取,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得到粗品浸膏。通过凝胶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重结晶等手段对菌株R22的发酵产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根据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结合核磁共振、高分辨质谱、红外光
爸、妈:  想起上次见你们已经是半年以前了,上了大学之后我就一直很少回家,难得的一次春节也因为有任务在身没办法赶回来和你们过年。有时不得不感慨时间的飞逝,明明觉得自己不过刚离开高中校园不久,却已经开始面对大学毕业的离别。前几个星期打电话和你们聊起这件事,你们还说我毕业那天一定得过来给我送一束花。  似乎从小到大,你们都没有缺席过我人生的任何一个瞬间,哪怕很多时候,这些关于我的事会打乱你们的生活节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