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互助社:农村资金自供给的有效实现形式——基于河南省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x2008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17年2月份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一号文件连续十四年聚焦了“三农”问题,并多次强调了农村金融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完善的农村金融市场能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化升级提供充分的资金供给,并能拓宽农民投资渠道,有效吸收农村剩余资金,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活跃,满足多层次农村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但是在现阶段的农村金融体系下,农村资金外流、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农村金融明显跟不上农村经济的发展是长期存在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普遍在吸收了大量的农村资金后却很少再次投入到农村市场,造成农村资金的严重外流,在涉农贷款上,也是要求严、门槛高。近几年出现的合作性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作为具有内生性的资金互助社正好可以弥补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支农资金供给上的不足,成为农村资金自供给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户作为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主体,通过对他们当前所面临的资金需求问题和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式的研究,对于缓解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也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本文从农户借贷需求的角度入手,基于河南省20个自然村415户农户家庭的实地调查数据、山东省聚福源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访谈数据进行写作,第一章简介研究背景并提出问题后,第二章就通过描述性统计对河南省的农村资金供给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村资金供需错位的问题,并在第三章对产生这种供需错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随后在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有助于解决这一资金错位问题并能够成为农村资金自供给有效实现形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最后一章对则对农村农户金融需求难易程度的影响因素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得出结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农村资金自供给的有效实现形式,它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资金供需错位的问题,并为农村农户的实际发展需要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的贷后监管一直是信贷业务中的最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增加和金融机构思想意识的转变,贷后监管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信贷管理
结构性金融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产品特征相结合的一类新型金融产品。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结构性产品已成为国际金融衍生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结
2005年下半年起,我国开始了新一轮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放弃了事实上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尽管改革曾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一度
微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微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资金也向微小企业倾斜,其中,微小企业贷款正在蓬勃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保险业务规模迅猛增长,然而国内各家保险公司的核心业务发展速度和赢利水平却没有相应的提高,这与目前人身险市场欺诈现象的频发有一定关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