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再生植株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ilimin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7个花椰菜品种为试材,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花椰菜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因素、提高小孢子植株获得率的方法、小孢子植株的继代培养、生根及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旨在建立起完善的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如下。 1.在小孢子胚胎发生能力方面,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成胚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在试验所用的17个基因型花椰菜材料中,有6个获得了胚状体,成功率达35.3%。其中魁首(BARKHA)、白马王子50天产胚量最高,平均每30个花蕾产量分别达180、169个胚。 2.适合花椰菜小孢子培养的蔗糖浓度为13%,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大,小孢子出胚率呈下降趋势;适合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活性碳浓度为500mgL-1,变化趋势为随着活性碳的浓度增加,出胚率增加,当活性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数值时,出胚率随着活性碳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培养基添加的AgNO3浓度为60mgL-1时,小孢子的出胚率最高,达到244个/30个花蕾。 3.小孢子发育程度与花蕾大小的关系因品种而异,魁首(BARKHA)、白马王子50天适宜进行小孢子培养的花蕾大小为花蕾长2.7~3.19mm。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发育同步性差异不大。适合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至双核早期。 4.在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可以提高花椰菜小孢子胚的诱导效率。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6-BA和NAA,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成胚率,适宜浓度为0.05mg.L-1的6-BA和0.1mg.L1的NAA。 5.在4℃下进行0h(对照)及24~120h不同时间冷激处理,采用相同的小孢子分离方法,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能提高花椰菜胚状体的产量,适宜时间为24h,随着时间的延长,胚产量下降;33℃高温热激处理24h,能够有效地提高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出胚率,在此条件下泰国耐热A50天的出胚率达到了87个胚/30个花蕾; 6.胚状体成苗率与胚胎发育程度密切相关,胚胎越大越容易成苗。萌发胚成苗率最高,可达78.12%,子叶胚成苗率可达65.51%;发育早期的胚胎心形胚和球形胚难以成苗。 7.在一定范围内,胚状体成苗率随培养基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结果表明,琼脂含量为1.2%培养基既能满足胚状体萌发所需要的干燥环境,又能保证胚萌发所需的水分,是较适合成苗的培养基。 8.“MS+NAA0.2mgL-1+3%蔗糖+0.8%琼脂”的培养基中的植株生根最好,平均为13.85条,植株的成活率也最高,为81.25%,是小孢子植株生根适宜的培养基。
其他文献
 为创制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利用四倍体大白菜(AAAA,2n=4x=40)和二倍体结球甘蓝(CC,2n=2x=18)杂交,采用蕾期去雄授粉,子房培养结合胚珠培养的方法,获得了
一、政策频出,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rn为了使商业中心区流通基础设施适应城巿居民消费升级,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 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中指出:改造
期刊
辣椒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一般认为它喜温且能耐一定程度的弱光,但其开花及结实受外界环境条件尤其是受光、温条件的影响较大,夏秋季的高温强光和早春、晚秋的低温弱光天气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