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蕉束顶病是香蕉上的严重病害之一,其病原是香蕉束顶病毒(BBTV),此病毒为18~20nm的球形粒体,基因组至少由6个大小约1.0~1.1kb的环状ssDNA组分所组成。本研究主要根据已报道的BBTV分离物全序列,设计引物,以海南地区表现束顶病症状的香蕉组织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了BBTV海南分离物6个DNA组分全序列。测序结果表明,DNA1—6序列全长分别为1104nt、1067nt、1059nt、1045nt、1014nt、1081nt,均已登录到GenBank。通过DNAsisst、clustalXa.83软件与世界不同地域分离物进行同源分析,发现DNA1序列较保守,而DNA2和DNA4变异较大。根据DNA1的序列差异分析初步确定BBTV海南分离物属于亚洲亚组。 根据所测出的DNA3序列中的CP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出大小为528nt的BBTV-CP基因,并将它重组到细菌表达载体pET-22b(+)和pET-30a(+)中,酶切和序列测定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2b-CP和pET-30a-CP。将两种重组表达载体分别导入表达宿主菌E. coli Rosetta(DE3)和BL21(DE3)plysS中,经终浓度为1mmol/L的IPTG诱导进行表达,SDS-PAGE显示pET-22b-CP在Rosetta(DE3)中获得大量表达,37℃培养6小时后表达量达到最高,CP基因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18.8%;而pET-30a-CP在BL21(DE3)plysS中获得大量表达,37℃培养8小时后表达量达到最高,CP基因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15.8%。这为以后制备特异性抗血清,开展BBTV的快速、有效的检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和抗病育种研究做好了一定的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