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可生物降解聚氨酯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结构性能可控性,是研究较多的一种生物降解高分子。通过选用适宜的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有望得到浊点温度可调的温敏性生物降解高分子。使用L-赖氨酸乙酯二异氰酸酯(LDI)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不同分子量的PEG通过共聚制备了一系列LDI-PEG或HDI-PEG聚氨酯,使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示差扫描量热(DSC)等对聚合物进行表征。聚氨酯通过直接溶于水或纳米沉淀法制得纳米粒子,并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检测分散液的透过率,使用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大小,研究不同温度下聚氨酯的分散液性质。在加热–冷却过程中,LDI-PEG600和HDI-PEG聚氨酯表现出可逆的溶解-聚集性质,而LDI-PEG1500和LDI-2000没有温敏性。该交替聚合物的浊点温度,主要取决于链段的亲水疏水平衡和聚合物浓度。用透射电镜观察聚氨酯的纳米粒子的形态,无论低于还是高于浊点温度,粒子均为球形。而聚氨酯的体外降解试验表明聚合物分子量在12天内下降大约略少于20%。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HDI-PEG)聚氨酯具有温敏性,且浊点温度接近于人体温度,有望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此类聚氨酯可以有效包载阿霉素,动态光散射测得载药纳米粒子HDI-PEG600、HDI-PEG1500和HDI-PEG2000的粒径分别为863nm、827nm和813nm。载药率最高可达37%,包封率最高为74%。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在温度低于聚氨酯的浊点温度时,3d后,阿霉素的累积释放量低于20%;而当释放介质的温度高于聚氨酯浊点温度时,10h内阿霉素的累积释放量超过50%,药物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