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热热解4H-SiC生长石墨烯及银金铂三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至三章研究焦耳热热解4H-SiC生长石墨烯薄膜及4H-SiC材料硅面上生长的石墨烯的应用探索,四至六章研究银金铂三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应用。石墨烯是指由单层碳原子以蜂窝状结构组成的二维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特性:高载流子迁移率(室温下~200,000 cm2V-1s-1)、化学性质稳定、高热导率(~5300 W/mK)、高透光率(单层石墨烯透光率达~97.7%)、优异的力学性能(杨氏模量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1.1 TPa和125 GPa)以及纳米级的高疏水性等,而被广泛运用于场效应晶体管、透明电极、传感器等的应用研究。石墨烯的质量与其本身的特性紧密相关,有效制备高质量的大面积石墨烯成为影响其应用的关键。本文主要研究了焦耳热热解碳化硅法生长石墨烯薄膜,并探索了其在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主要贡献如下:1.自主搭建了用焦耳热热解4H-SiC生长石墨烯的平台。在真空度为10-6 Torr的真空腔内,通过对高掺杂n型4H-SiC施加直流电流,利用焦耳热加热SiC衬底,使其表面SiC分子受热分解,Si挥发而C留下生成石墨烯。测量结果表明,当加热温度为1470℃,加热时间为5 min时,可以得到面积~12mm×5mm质量较高、形貌均匀的多层石墨烯。2.研究了石墨烯薄膜与金的欧姆接触特性。用线性传输线模型(LTLM)测试并计算石墨烯与金的比接触电阻为5.03×10-5Ω·cm2,石墨烯薄膜的方块电阻为52.36 Ω/sq。贵金属纳米粒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银、金纳米粒子等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效应(LSPR)和表面增强等离子效应(SERS)性质但是催化性质应用较少,钯、铂纳米粒子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但是LSPR效应弱难以用光谱表征。为了同时拥有LSPR、SERS及催化性能,双金属和多金属合金纳米晶体的研究成为研究热门。银由于储备丰富价格低廉被广泛用于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但是其易氧化的特点使其的应用大受限制。以银纳米粒子为种子制备双金属或多金属纳米粒子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兴趣。这一部分主要贡献如下:1.以银金核壳纳米立方体为种子首次用籽晶生长法合成了银沉积在{111}面、金沉积在{100}面、铂沉积在{110}面的银金铂三合金纳米立方体。该纳米粒子同时拥有LSPR、SERS和催化应用,且作为催化剂在4-硝基苯硫酚(4-NTP)被硼氢化钠还原的反应中催化性能比不含铂的银金纳米立方体提高了 3.5倍。通过湿法刻蚀将银内核去除,首次获得壳厚为~2 nm且角上有2-3 nm的孔洞的银金铂三金属纳米立方盒结构。2.研究了还原剂抗坏血酸(H2Asc)对于合成银金铂纳米粒子的机制和形貌的影响。当反应溶液中不含有H2Asc时,主要反应是电置换反应,最后形成内部中空的纳米立方盒。而当含有H2Asc时,电置换和还原反应二者同时进行,最终得到表面粗糙的三金属纳米粒子。最后研究了它们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含有H2Asc反应得到的纳米粒子在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中催化性能比银金纳米立方盒提高了 8倍,比不含H2Asc反应得到的纳米粒子提高了 2倍。
其他文献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威胁社会的持续发展,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材料、新技术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技术,它通过光催化剂利用太
湛若水批判佛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支离的弊端,统一了宇宙演化论和本体论,阐发“万物一气”、“道器一体”、“心合内外”的思想,构建起“随处体认天理”修养工夫论。其思想理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是治疗癌症的抗代谢类药物,主要用于消化道癌和乳腺癌,对卵巢癌、膀胱癌等也有一定疗效.该药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很大,不良反应多,常见有胃肠道
<正>目的:浅析超声引导下半自动切割式活检枪在经皮肾活检穿刺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一些体会。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使用Temno半自动切割式活检枪斜角进针,对90例患者进行经皮肾活检
会议
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抗病毒治疗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相应的药物研究在近几年也有较大的进展,笔者仅就此进行综述.
近年来,冶金法作为一种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方法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典型的冶金法提纯路线主要基于工业硅的物理特性对其进行逐级净化,具有成本低、投资少、可大规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系列新兴的纳米诊疗技术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以病毒样颗粒为基础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灵活的可修饰性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