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表面钙调素结合位点的定位及钙调素定量方法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钙调素(calmodulin,CaM)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Ca2+结合蛋白,CaM-Ca2+作为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主要信号分子,介导调控由Ca2+引起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运动等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钙调素也同样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外,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神经轴突生长,抑制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以及促进中性粒细胞蛋白酶分泌等功能,CaM类似于细胞因子和肽类激素的特征,具有细胞外信号功能。有关细胞外CaM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推测细胞表面可能存在的钙调素结合蛋白(calmodulin-binding proteins, CaMBPs),是介导细胞外CaM和胞内信号转导的桥梁,起到传递细胞外CaM信号的作用。用免疫电镜定位技术,证实细胞表面CaMBPs的存在和观察其在不同细胞表面的分布特征,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外CaM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 已发现植物细胞壁存在CaMBPs。为证实哺乳动物细胞表面CaMBPs的存在,本研究用10nm胶体金标记重组人钙调素(金-rhCaM),分别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人胃癌细胞MGC803在体外反应24h后,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发现上述三种细胞表面均可见散在金颗粒分布,用金标记BSA代替金标记钙调素与上述细胞作用,或淋巴细胞预先用未标记钙调素封闭后再与金-rhCaM反应,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均未见金颗粒分布。提示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和人胃癌细胞MGC803表面存在rhCaM结合位点(Camodulin-binding site, CaMBS)。从透射电镜结果中也发现,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和人胃癌细胞(MGC803)表面CaM结合位点的密度要高于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提示细胞膜表面CaMBS的分布可能与肿瘤细胞生长相关。 长期以来,钙调素被认为是真核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原核细胞中也存在钙调素样蛋白。我们此前的工作也证实外源性CaM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推测原核生物的细胞壁也可能存在CaM结合位点。用金第<sub>军医大学领一卜学位论文一rllCaM与新鲜培养的卡介苗(减毒牛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反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存在钙调素结合位点。 大量研究表明,CaM结构与功能的异常以及细胞内CaM含量的变化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细胞内外CaM的含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探讨CaM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意义。由于CaM分子结构在进化上的保守性,难以制备特异性的优质抗体,至今还没有理想的CaM检测试剂盒适合于临床常规应用。本研究在研制rhCaM和兔抗CaM抗体的基础上,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线照射处理;改善抗原固相化条件,建立了简便、快速、准确的竞争性ELISA定量方法,经方法学考核,该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检测CaM的最低下限为4Ong/ml:重复性较好,可用于CaM的定量研究。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7例、淋巴瘤7例和82例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内CaM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三组患者中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CaM含量分别为1 349.3士206.38fg/cell、556.06士108.02 fg/cell、1746.05士547.84fg/c e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7.16土56.07倒cell)(P<0.01)。提示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单个核细胞内CaM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特异性抗体的制备是建立高特异、灵敏的ELISA检测技术的重要环节。由于CaM抗原分子量小,无种属性差异,很难免疫动物获得高效价、高亲和力的特异性抗血清。因此也限制了ELISA方法的敏感性。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发展,为某些难以免疫动物产生特异抗体的抗原,提供了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另一条可行途径。为此,我们采用噬菌体显示技术,利用重组人钙调素为筛选抗原,从人源性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抗CaM特异性抗体,以期得到高效、特异的抗CaM抗体。从天然抗体库中筛选抗原特异性抗体,筛选效率通常较低,成功率远比从免疫抗体库中筛选低得多,技术难度较大。我们经过多次筛选方案改进,得到了阳性噬菌体抗体克隆。用ELI SA试验、钙离子敏感性反应试验、胶体金斑点试验(反相)证实其抗原特异性。得到了抗原结合活性较强的人源性CaM单链噬菌体抗体。我们的改进方案可能对其它抗原的抗体库筛选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让学生“言意兼得”应是阅读教学可以实现且必须实现的目标,“读”与“听”是为了“写”好、“说”好这两个目的的手段,表达好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要有目的地读,在读中学习他人表达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善于表达 学生疑问 口头表述 写作水平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性质牢记并作为最高的教学目标努力实现,从而让学生不仅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检测反馈环节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各种问题。本文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讲方式下检测反馈环节的做法与思考:课堂检测反馈要化“平面”为“立体”,着眼三维目标的统一;化“静”为“动”,强调实践和运用;化“简”为“繁”,关注个性差异。只有在每堂课上把理念和实践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打造有效的学讲方式下的检测反馈。  关键词: 检测反馈 三维目标 终身发展  不论是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教学体制的深入改革,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因此初中语文应当突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较为先进的、科学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学习语文而言具有明显优势,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与此同时,互动式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语文教育的养分,但是近年来,从儿童文学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情况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 文学教育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我国大部分小学纷纷将儿童文学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从性质出发,儿童文学主要服务于少年儿
摘 要: 如何让小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作者从训练朗读基本功,范读激趣,朗读形式多样,表演读丰富学生语感,现代技术手段,学生读的入境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部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要求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目的:观察CAG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TET过程中QRS斜率与角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运用QRS斜率与角度在TET诊断CHD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运用Bruce方案进行症状限制性TET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可溶性Flt-1基因重组腺病毒和顺铂治疗舌癌的疗效,并研究其作用机理.结论:被AdsFlt-1重组腺病毒感染的舌癌细胞可分泌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功能的sFl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凭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载体,可在现实的语文学习中,存在越来越多的肢解文本、曲解文本、窄化文本、冷落文本、歪解文本的现象。这让我又一次忆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白杨》一课中对“高大挺秀”的解读与把握。他认为:“高”就是高大,而“直”就是挺拔,这里的高、大、挺本身就是白杨的外在美:你想,在那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上,环境异常恶劣,白杨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生存,本身就是一种美。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