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酸酐的合成及其在静电纺丝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体系、可吸收缝合线、外科矫形器件、细胞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领域。聚酸酐作为一类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表面溶蚀特性及降解速度可调的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倍受人们关注。到目前为止,人们合成了各种类型的聚酸酐,然而在药物控释领域应用最多的实际上是由不同单体按照一定比例聚合而成的各种酸酐共聚物。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随着聚酸酐在药物控释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展,单独的聚酸酐均聚物很难满足药物控释要求,仅靠其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调节降解速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改进冲击强度、渗透性及亲水性,人们开始对聚酸酐骨架进行修饰,引入其它聚酸酐或其它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形成各类共聚物,改进聚酸酐的性能,以更好地满足药物控释的要求。本文也在这方面做了研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以癸二酸(SA)和合成单体1,3-双对羧基苯氧基丙烷(CPP)为起始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共聚组成比的脂肪族—芳香族共聚酸酐P(CPP-SA)。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聚酸酐分子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最佳的聚合条件为:真空度55mmHg,反应温度为180℃下聚合2h,合成的聚酸酐粘均分子量最高可达60,000左右。所得的聚酸酐用FT-IR、1H NMR、粘度法、DSC及XRD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聚酸酐具有分子量高,熔点低,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利用变温红外研究了聚酸酐P(CPP-SA)(20:80)的热稳定性及其结晶相关谱带,结果发现:PSA链段的稳定性比PCPP链段的稳定性差;1471,1412,1359cm-1三个谱带在变温过程中表现得很特别,推测其与聚酸酐的结晶相关联,可能是其结晶相关谱带。2.采用了熔融缩聚法合成了SA、CPP、PEG三元醚酐共聚物及SA、F127二元醚酐共聚物。1H NMR和FTIR证实了单体、预聚物及无规共聚物的结构。理化性质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醚酐共聚物具有分子量高,熔点较低,热稳定性较好等作为药物缓释材料必备的性能。同时研究发现PEG的引入对聚酸酐的分子量、结晶度及亲水性有较大影响。3.以P(CPP-SA)共聚酸酐为载体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未载药的及载有模型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的纤维膜,体外降解研究表明,聚酸酐P(CPP-SA)在前期的降解速度特别快,一天内重量损失就达到了50%左右,而后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降解。且随着聚酸酐中疏水性单体CPP含量的增加,降解速度减慢,这些结果表明了聚酸酐的降解与聚酸酐的组成及基质的几何形状大小密切相关。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聚酸酐的溶蚀是控释的机理。药物释放初期产生了一个明显的突释过程,突释量达到了45%左右,而后是一个缓释过程。
其他文献
压电材料能够自适应于环境的变化实现机械能和电能的转化,具有集传感、执行和控制于一体的特有属性,是智能材料系统中的主导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多晶陶瓷中晶粒排布的无
随着场景时代的到来,场景成为了一个新的体验单位.目前智能家居虽已展露了场景趋势,但设计仍专注于单品的功能迭代.本研究以智能睡眠为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形式,分析了智能睡
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以生物质为原料进行可再生能源物质-氢气的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文以混合菌种的连续流发酵生物制氢系
近几年,由于印刷电路板行业的急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蚀刻废液,成为我国含铜工业废弃物处置利用的一项重要课题。萃取工艺使铜矿冶炼实现了清洁生产,并已成为现代铜湿法冶金的主要
学位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由此引起的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当今重要的环境问题。农业土壤是N2O排放的重要排放源,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菜地面积逐渐扩大,对菜地N2O排放通
文章将对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进行作品分析与演唱研究.通过分析其作品特征与演唱技巧研究为演唱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本文选取0.98Pb(Zr1-xTix)O3-0.02Pb(Sb1/2Nb1/2)O3 (x=0.44~0.49)铌锑-锆钛酸铅系(简称PSN-PZT)压电陶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PSN-PZT压电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后材料的晶相进行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样品表面的显微结构,并讨论锆钛比和烧结温度对材料介电、压电性能以及对居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
单簧管属于管乐器家族当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的一大成员,同时单簧管本身也具有极为强烈的音乐表现力,单簧管具有其独特性,无论是在演奏技法方面,亦或是在音色特征方面都能够促使
铋系层状钙钛矿结构铁电材料,因其优良的抗疲劳特性和铁电性能,近年来成为非易失性铁电存储器材料的研究热点。该类材料的化学通式为(Bi2O2)2+(Am-1BmO3m+1)2-,是由(Bi2O2)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