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疾病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水平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慢性乙型肝炎尚缺乏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而中医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多途径、多层次整体调控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显示出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发病因素、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因病机方面进行了探讨,全文分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毒损肝络病机研究 导师及课题组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反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当按络病理论进行辨治,指出慢性乙型肝炎辨治的关键环节是“毒损肝络”,本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提出并阐述了“毒损肝络”的病机,并进行了初步研究。 肝能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对这些脏腑组织进行生理功能的调节,同样肝脏病变也可通过肝之经络系统影响到这些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而产生病变。络脉系统分布遍及全身上下表里内外,纵横交错,相互贯通,是运行气血、渗灌津液,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结构,具有分布广泛、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特点。肝络作为络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布散于肝脏,又是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既有络脉的基本属性,又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征。肝络生理上既是肝脏与其他脏腑及组织联络的纽带,又是肝脏气血津液输布贯通的枢纽和要道;病理上肝络则是外邪入侵肝脏的道路、传变途径和留滞场所。因此,外邪侵袭人体为患,极易入肝脏血分,深入肝络,发生传变,导致一系列络脉病证。现代医家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湿热疫毒致病的病因已经取得了共识。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实验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因病机主要是:①湿热疫毒侵袭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始动因素;②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属于伏邪的范畴,其性偏热、偏湿;③“毒”“湿”“瘀”“虚”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致病关键,正邪交争,毒邪潜伏或发作,病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