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质量、交易效率与区域创新能力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s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的竞争力,创新将是引领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各国竞争的制胜之道。从我国的政策来看,2012-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48条针对促进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政策,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也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在熊彼特提出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概念之前,创新这一活动过程就是技术进步,古典与新古典学派将技术进步作为一种投入要素,却没有研究技术进步从何而来,基于此,研究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因素及内在机制将显得十分必要,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们大多集中于对研发投入、产权制度等方面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然而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变化真正的传导机制还有待探究。在中国,创新几乎等同于知识生产,如专利、论文等成果,知识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这一问题就要基于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即分工演进理论。本文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来分析传导机制,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在分工的过程中,交易效率的提升导致中间产品数量增加,分工逐步深化,无形中间产品也被分离出来,知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被生产出来,所以本文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分工演进的过程。再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正是在经济生产的过程中,交易成本的存在阻碍了分工深化,而制度的出现能够很好地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本文结合这两大理论,分析制度质量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内在机制,力求对已有研究做出一定的改进,丰富现有研究成果。实证方面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参考战略发展研究院的方法选取39个科技创新活动活跃的国家的2002-2017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逐层考察制度质量以及制度质量的六个分解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将选取的39个国家按照人均GDP的指标划分为较高收入及较低收入国家分别探究制度质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在变量选取方面,核心解释变量制度质量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全球治理指标的六项指标综合而成。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39个国家还是较高收入、较低收入国家的制度质量都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研发投入与人力资本都能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制度质量的六个分解指标中,政治稳定性、政府效能、管制质量、法治水平等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都是显著且正向的,而话语权与问责制、腐败控制两个分解指标的系数虽然也都是正向的,但是影响是不显著的,说明政府对于研发创新的管制、支持等一系列的正式、非正式的制度质量都能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因此,结合理论与实证经验,在如今以创新能力制胜的时代,通过加强制度质量的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深化来从根本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显得极其重要。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研发创新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对待外资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加强自主研发投入。在验证了直接影响的基础上,将交易效率作为中介变量引入模型中,分析其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制度质量能通过提高交易效率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如今,中国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较低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也随着金融市场改革和金融开放政策的推进逐步提升。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投资机会。如何在股票市场中获取基本面中有价值、未被定价的信息,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分析进一步提升自身投资策略的收益率对投资者而言意义非凡。因此本文以2000年1月至2019年3月31日中国A股的数据为样本,使用投资组合分析法、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和F
一、主要原因(一)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d,而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合的时候,雄穗会对雌穗
从分析交岔点围岩性质着手,根据巷道开掘后围岩稳定状态将围岩划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对原设计的交岔点混凝土碹支护变更为锚网喷、二次锚网喷、锚网喷+U型钢、锚网喷+混凝土碹支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基地,是成果转化的基地,也是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应该面向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开展实验室的改革创新活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水平快速发展,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可以说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接口技术的概念,讨论了接口技术在工业机电
该文论述了在“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工程学基础课程设计”中,采用灵巧功能机构创新实践法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并详细论述了该法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大量的图片
在介绍河南省煤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化建设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系统中网络基础平台硬件的建设以及统一视频会议系统的实现途径,论述了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优化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