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思路,为以后探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成三组,一为治疗组,二为对照组1,三为对照组2,每组30例患者。治疗组:“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针刺每日1次,每周5次,10次为1疗程,腰椎神经根阻滞1次/周,2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照组1:采用“强肾通督”针法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对照组2:采用腰椎神经根阻滞治疗,方法、疗程同治疗组。观察指标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M-JOA),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每个患者的评分值,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每位患者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运用Excel软件和SPSS24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后可知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M-JOA)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VAS值比较:经治疗,三组内VAS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JOA值比较:经治疗后,三组内M-JOA值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JOA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1: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2:总有效率73.33%。三组治疗后疗效均有显著。经统计学分析,三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分别与“强肾通督”针法和腰椎神经根阻滞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腰椎运动功能及综合临床疗效改善明显。“强肾通督”针法联合腰椎神经根阻滞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强肾通督”针法、腰椎神经根阻滞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