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菌侵染过程中水稻细胞质膜蛋白组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agebird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菌,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每年会造成约15%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世界粮食产量。稻瘟菌属于半寄生菌。与其它半寄生菌一样,稻瘟菌侵染水稻初期生长于细胞间隙中,进行活体寄生营养。随着宿主细胞的裂解,稻瘟菌的营养方式转为腐生营养。在水稻和稻瘟菌早期的互作过程中,植物细胞质膜内陷并包裹着入侵菌丝,形成植物来源的侵染菌丝外膜结构。另外,植物质膜会在真菌细胞壁外和植物细胞膜外特化形成活体营养表面复合体,真菌的分泌蛋白在该结构中大量积累。由于植物细胞质膜上分布着众多的病菌识别受体,其介导的信号传递在植物抵抗病菌侵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利用蛋白组学技术探究稻瘟菌侵染水稻过程中质膜蛋白的组成及动态变化情况,以期揭示水稻质膜在稻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一共鉴定到3906个水稻质膜蛋白,是迄今为止鉴定最多的膜系统蛋白。跨膜结构域预测发现,约1/3的蛋白具有跨膜结构域。通过对3906个质膜蛋白注释发现,50%的质膜蛋白具有结合功能,超过1/3的质膜蛋白具有酶活性相关功能。在鉴定到的所有质膜蛋白中,484个质膜蛋白在稻瘟菌侵染过程中发生了差异性变化。另外,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稻瘟菌侵染水稻过程中脱落酸信号通路和细胞分裂素信号通路被先后激活。在稻瘟菌侵染的早期阶段,脱落酸信号途径被激活,但其免疫反应受到了显著的抑制;在侵染后期,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被激活。并伴随着质膜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及质外体糖的积累。根据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稻瘟菌侵染水稻过程中的免疫模型。即稻瘟菌侵染早期激活水稻的脱落酸信号途径从而抑制植物的免疫防卫反应;随着侵染的进一步扩展,真菌菌丝大量生长,此时稻瘟菌利用细胞分裂素影响水稻组织间的糖分配,进而获取其快速增殖所需的大量养分。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在查阅、整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取罗布泊省道S235沿线、艾丁湖地区的天然盐渍土为试验用土,对不同压力条件下盐-冻胀特性进行探究。旨在研究压力对不同土类、含水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改革,就要求教师注意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因为学习经历、家庭背景、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的不同,有基本水平的学生之间有相当大的差异。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可以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充分发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差异;学习习惯  教育界对差异教学法的定义具有多样性,但综合起来看,差异教学法是教学思想和实践模式的有
蛋白质活性的调控对于疾病治疗、分子诊断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纳米粒子通过将蛋白质结合在其表面为调控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在药物的可控
针对新疆部分地区混凝土结构面临的硫酸盐、镁盐双重侵蚀破坏问题,为了探讨高抗硫水泥混凝土在双重侵蚀环境下的抗侵蚀性能,将不同C3S含量的高抗硫酸盐水泥、不同水灰(胶)比、
悬栅消能工应用到消力池内,因其悬挂在消力池边墙上,不易受到含沙水流的冲刷和破坏,可以较好地起到辅助消能作用,成为适用性较好的新式辅助消能工。前人针对悬栅消能工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