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织构对聚四氟乙烯-氧化铝复合材料磨损的影响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_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表面织构在流体润滑条件下可以通过存贮润滑剂和流体动压效应有效降低界面摩擦磨损,目前已经有在织构表面使用固体润滑剂来减少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和磨损的尝试,但都局限于使用二硫化钼等粉末润滑介质,且减摩抗磨效果不显著。此外,目前文献中也缺少较为简便快捷的织构最优化设计方法。聚合物固体自润滑材料干摩擦时可以通过存储磨屑提高界面成膜能力和转移膜的质量,从而起到减摩抗磨效果。  本研究主要研究激光蚀刻制备的金属表面微坑织构对聚四氟乙烯-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磨损的影响,并使用正交试验法和单纯形法找出复合材料磨损最低的微坑参数。为提高实验效率,文中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多执行单元的线性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并使用该试验机完成了17组磨损试验。  研究结果发现,最优织构参数为直径D=600μm、深度d=5μm、面积占有率f=0.02,对应的复合材料磨损率为1.6×10-7mm3/Nm,这个数值与复合材料在无织构表面的磨损率相同。使用新制备的上试样聚合物与已存在稳定转移膜的B3织构表面进行交换试验时,发现复合物产生的跑合磨损体积比原始试验降低了90%,而此时的稳态磨损率为3.9×10-7mm3/Nm。相反,在原先存在稳定转移膜的无织构对磨面上进行交换试验后,跑合磨损体积增加了3倍,而稳态磨损率变为4.4×10-6mm3/Nm。本研究表明,聚合物固体润滑材料在对磨面上滑动时,当织构参数范围为D>600μm、f<0.02、d<5μm·,更有利于截留碎屑、促进转移膜形成和减少磨损,且最优织构不需要在磨合时期消耗大量复合材料磨损量就能够实现低磨损。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的金属表面织构最优化设计方法,可以用于提高织构设计效率。
其他文献
疏浚工程在交通运输、港口建设、海洋施工、航道整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发三维地形数字仿真软件,就是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财政部海南监管局发挥创造性、念好“多”字诀,在“多任务”合并、“多层级”推进、“多
期刊
车箱是自卸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有两种主流类型,分别是外观为长方体的矩形车箱和箱体截面为U型的U型车箱。我国自卸车普遍为一箱多用,使自卸车车箱的使用环境恶劣,经常
巴拿马型岸桥前大梁出现母材裂纹较为罕见,正确分析和处理裂纹关乎设备的安全使用.本文以某台巴拿马型岸桥前大梁中出现的母材裂纹为例,运用有限元仿真、硬度和应力检测等方
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培养大批素质高、技术精、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是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贫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逐步确立开放教育在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常用的交通工具,而随之而来的汽车车内噪声品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建立符合人体主观
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与构建集约型社会要求,需综合考虑乘客出行需求、企业运营效益、政府监管责任要求,构建资源均衡配置、运行高效的城乡公交线路组织系统,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均
该文主要讨论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该文首先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历史及其发展,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工程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