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数据、云计算与中国经济“新常态”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为企业开放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的同时,也导致了未来技术-市场不确定性的日益加剧和政策环境的显著变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必然要求企业通过变换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策略来予以应对,持续创新中的首创者竞争优势则要求创新过程必须具有足够的效率-柔性(整合程度/整合层次)来响应预先不能完全确定的创新产品组合。那么,如何有效整合产品开发过程以应对当前产品组合和未来不确定性产品组合开发任务的需求,不仅是企业优化创新过程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稳定性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整合效用-整合成本的决策框架去探讨面向不确定性产品组合的创新过程整合决策。首先,理清了环境不确定性-创新产品组合特征分布-创新过程整合的作用路径;其次,在探讨基于效率-柔性需求的创新过程整合分析框架基础上,分析了创新过程整合复合效用与复合成本理论上包含的变量维度;再次,引入预期不确定性效用理论与主观状态空间构造理论,构建了整合效用-整合成本的函数决策模型;然后,针对内外生变量的关系,进行了模型分析与应用价值的讨论,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实践启示,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创新产品组合的整体-局部特征分布。当前截面产品组合的整体创新规模和局部结构数量比例两个特征在环境不确定性客观驱动下发生连续不确定性的变化,未来时刻产品组合中利用式-探索式创新产品整体规模的变动范围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大而随之增大,而利用式-探索式创新产品局部结构数量比例的变动范围会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大而随之减小。(2)创新产品组合的截而-时序特征影响创新过程整合程度(层次)。1)整体角度:一方面,拟开发产品的创新特征与外部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与政策环境)共同作用于创新过程整合程度(层次)的选择,产品组合截面特征会对开发效率产生高度的整体需求;另一方面,产品组合时序特征对不同时点间的转换柔性产生较高的需求。2)具体角度:当前(未来)时刻产品组合具体特征本质上对创新过程整合效率-柔性的需求作用路径是同质化的,利用式创新产品对效率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探索式创新产品则对柔性有较强的依赖性。(3)效率-柔性需求影响截面-时序产品组合的整合效用-整合成本。1)整合程度(层次)与效率-柔性之间的约束关系:较高的整合程度(层次)映射出较高的效率,而较低的整合程度(层次)映射出较高的柔性;效率与柔性之间呈现二元反向冲突的非线性约束关系。2)效率-柔性对截面-时序创新过程整合复合效用的影响:高效率对利用式产品开发和对当前时刻的整合效用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高柔性对探索式产品的开发和对未来时刻的整合效用具有正向促进作用。3)效率-柔性需求对截面-时序创新过程整合复合成本的影响:高效率对当前时刻的整合成本具有负向抑制作用,高柔性对未来时刻的整合成本具有负向抑制作用。(4)创新过程整合决策中外生、内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影响关系。其一,决策者的个人特征(不确定性感知程度与不确定性态度)对整合决策变量的影响:1)决策者不确定性感知程度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负相关,对未来时刻产品组合创新规模的影响呈负相关,对未来时刻产品组合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呈正相关;2)决策者不确定性的态度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正相关,对未来时刻产品组合创新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对产品组合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呈负相关。其二,动态能力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正相关,对未来时刻产品组合创新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对产品组合结构数量比例的影响呈负相关。其三,产业政策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对未来产品组合的创新规模呈现倒U型关系,对产品组合的结构数量比例呈现U型关系。其四,内生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未来时刻产品组合的创新规模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负相关,未来时刻产品组合的结构数量比例对整合程度(层次)的影响呈正相关,未来时刻产品组合的结构数量比例对创新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论文基于预期不确定性效用理论与主观状态空间构造理论构建了面向效率-柔性需求整合动力机制与测度方案的创新过程整合决策模型,不仅为环境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企业优化当前-未来不同时点的创新过程而选择与之匹配的整合程度(层次)和产品组合提供了决策框架,也为转型期相关政府部门在企业创新进程中政策推进方案的设计,以助推我国企业整合创新过程组织提供可操作的路径与实践启示。